论坛
浅谈融媒体时代建筑企业做好宣传工作的几点体会
2020年03月18日   来源 : 清风网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清风网讯(通讯员  卢金山)在各上级单位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中交四公局联合体贵安新区海绵城市试点两湖一河PPP项目在宣传报道上取得了一些成绩;自工程开工以来,项目累计获得地市级、省部级和中央级媒体报道逾千次,为擦亮中国交建品牌和打造四公局投资名片贡献了积极力量。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谈谈企业宣传的一些心得体会。
总体上讲,中交四公局两湖一河PPP项目部宣传是紧靠企业,立足新区,放眼全国,围绕工程投资建设管理挖掘自己身边的故事,并且坚持“四有”和“三不”理念及时传递贵安“好声音”,最后也提出“两点建议”供参考。
 
做到“四有”企业宣传要达到四个维度,即有高度、有鲜度、有靓度、有温度。

首先,有高度。中央企业是共和国的长子,其基因就决定了他的声音必须与党和国家同频共振。因此,作为央企的驻地项目也应该立足当地,与区域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作为国家首批海绵城市试点项目和贵州省海绵城市建设“头号工程”,项目坚持站在省市甚至国家层面挖掘新闻素材,盯紧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国家战略做文章,讲好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海绵城市建设故事。

其次,有鲜度。从近几年宣传报道统计情况看,企业宣传以消息和通讯为主,纪实和言论为辅,总体可归结为短新闻。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人们的阅读习惯趋于即时性、快餐式、碎片化,因此就要求文稿具有可抓住眼球的“鲜度”。在同质竞争激烈的当下,中交四公局两湖一河PPP项目部努力做到快的同时有新意;特别是对要求较高的主流媒体,力争用新颖的标题、创意的表述和亮眼的内容打动编辑。

再者,有靓度。及时新颖的报道是企业宣传的一种技巧,但高质量的报道更应该成为企业宣传所追求的一种能力。项目人少事多、股权结构复杂,做企业宣传的难度非一般控股甚至独资的投资项目所能比的,故常规的写作角度、报道方式、宣传内容就难以与项目现状相适配;所以,项目在注重创新的同时,下足功夫不断提高自身宣传报道的质量。特别是对阅人阅文无数的官媒,项目始终坚持提前策划、回应关切、突出亮点、以小见大,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

同时,有温度。常言道:好酒也怕巷子深,好马还需伯乐荐。因此,与媒体机构和关联单位保持长期且良好的关系,也是企业宣传能力建设的一个关键点。在实践中,中交四公局两湖一河PPP项目部除了与当地主流媒体保持良好互动外,也积极同地方宣传主管部门进行对接沟通,还主动配合其他职能部门的官方对外接待工作;同时,也在权责允许范围内,主动给媒体采编和外部接待提供便利条件,如:交通工具、临时办公场所、采编建议路线、报道图文通稿等。这样,既能用真心实意取得对方信任,借用平台拓宽项目外宣的渠道,获得企业报道的机会甚至主动权;又可以通过专业人士视角发现项目外宣亮点和盲区,助力项目企业文化建设能力持续提升。
 
坚持“三不”企业宣传工作在注重创新的同时,也要坚持“三不”原则,即不呆板、不逾规、不迎合。

一是,不呆板。两湖一河PPP项目是由两家中央企业、两家地方国企、一家民营企业共同投资建设的,且中交四公局仅占股24%。每家股东单位不仅企业文化差异大,而且派驻人员的素质也不一,如果按照条条框框一板一眼地办,将会失去很多转瞬即逝的外宣机会;如果拘泥于所谓的“老经验”,可能让热点变成冷饭。于是,项目在不突破原则的情况下进行适度创新,提高宣传效果。

二是,不逾规。创新方式方法并不等于完全无拘无束,尤其是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不轨人士也利用外宣借口行不法之事,中交四公局两湖一河PPP项目部对于这点是坚决抵制的,这不仅仅因为缺乏相关经费的缘故。因为买卖新闻的行为非但无法确保外宣质量,更会助长不良之风。

三是,不呆板。重大工程建设容易获得报道机会,但也容易遇到外宣“陷阱”。在实操中,中交四公局两湖一河PPP项目部在做到合法合规的同时,坚持股东利益立场,慎重发表容易引发业界同行和兄弟单位口角的所谓“热点新闻”,避免被不良人士断章取义引发纠纷;也尽量不对地方主管部门尚未定论的细节进行过多评价,保持中立客观立场。

两点建议
第一点,创新引导。企业宣传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单靠一个好的顶层设计就解决所有问题。这就意味着落地的规则要活,做到与企业发展需求、外部条件形势、基层现状实情等相适配,奖优罚劣,积极引导全员参与,建立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梯队。

第二点,融合发展。企业宣传是品牌建设的重要抓手,但不是单口相声,光是企业自己摇旗呐喊可能收效甚微。因此,建议借鉴其他宣传先进单位的成功经验,与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媒体机构开展长期战略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做强融媒体矩阵,快速将包括企业宣传在内的品牌建设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
 
综上所述,针对如何做好融媒体时代下建筑央企的内外部宣传工作这一现实问题,笔者认为仍需相关人员不断研究和探索,创作出符合时代发展特点和规律、受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总结出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积极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