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用好“三把标尺”校准作风建设“新坐标”
2025年04月17日   来源 : 清风网   作者:   郝童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纵深推进作风建设。改作风涉及方方面面,其中形成好的文风会风话风是检视作风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尺,更是持续改作风的题中之义。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好文风会风话风“三把标尺”,让文风更实、会风更简、话风更亲,以群众看得见的变化体现作风建设新成效。


以“质朴凝练”的文风,校准务实担当的“实效坐标”。党风决定着文风,文风体现出党风。“文如其人”,文风不是小事,不仅涉及语言表达、文章风格,更折射出人的思想状态、精神面貌和社会风气。要转变工作作风,就要高度重视文风问题,让文字材料真正发挥以文辅政的价值意义。要大力倡导生动活泼、短小精悍的文风,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努力克服一切空话、套话、大话、假话,做到简洁明了、言简意赅。要注重摆事实讲道理,紧密联系实际、贴近人民群众,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多用群众语言、大众话语,让人们听得懂、听得进,真正能启发人、打动人、鼓舞人。要善于用新的视角观察事物,用新的观点分析事物,用新的语言表述事物,使文章或讲话常写常新、常讲常新,避免落入窠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以“精简高效”的会风,校准提升治理效能的“高效坐标”。会风反映作风,会风不正,其实质就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蔓延。会议本是统一思想、推动落实的重要手段,但一旦陷入“以会议贯彻会议”的怪圈,便成为消解责任的避风港。中央八项规定对会风会纪的刚性约束,看似管的是时长、规模、形式,实质是重构会议制度的政治功能。会议形态的嬗变背后,节省的是时间,提高的是基层办事效率。当干部从“赶会”中解脱出来,才有精力在“赶考”路上奋力奔跑。要减少开会频次,能不开就不开,能合并就合并,尽量压缩会议规模,节省会议开销。要大力提倡开短会,提倡限时发言,严格控制会议时间,通过少开会、开短会,帮助干部摆脱“会海”,节省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以“言真意切”的话风,校准贴近人民群众的“宗旨坐标”。古人云,“言,心声也。”言语是心灵的窗户,话风是作风的具体表现。会说话、能说话、说真话,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广大党员干部要会说“准话”,既要将“大道理”学深悟透,也要将本职工作学懂弄通,只有做到既能胸怀大局,又能洞察细节,才能确保说话方向无偏差、行动落实不走样。要常说“白话”,坚持人民立场、常怀为民之心,从群众角度出发,多说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话,用接地气的“乡言乡语”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要敢说“真话”,坚持有一说一、实事求是,勇于正视问题,敢于揭短亮丑,用政策说话、凭事理说话、以实情说话,用“真”字诠释对党忠诚、厚植担当底气。(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委组织部:郝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