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人品,反映作风。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小事小节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是党员干部作风的“试金石”,关乎党的形象,影响党群关系,党员干部应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守起,从高从严要求自己,自觉做到廉洁从政。
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党员干部的党性,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通过一件件小事、一个个细节展现出来。从按时上下班、遵守会议纪律,到热情接待群众来访、认真回复群众咨询;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到在日常交往中坚守原则底线,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都反映着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和纪律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调研时的“四菜一汤”的简单晚餐,在视察内蒙古边防哨所时,与边防战士一同拿着餐盘排队取餐,正是这种在小事小节上的严格自律,彰显了总书记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深情。党员干部只有时刻保持对小事小节的高度警惕,才能永葆党性的纯洁性。
“小事小节”连着“大民生”,体现着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为民服务的直观感受,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党员干部身处服务群众的第一线,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句暖心的问候、一个真诚的微笑,就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一次推诿扯皮、一回敷衍塞责,就可能伤了群众的心。在基层工作中,有的干部对群众反映的“小事”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花费精力,殊不知这些“小事”对群众来说可能就是天大的事。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有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来办,在细微之处见真情,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反之,如果对小事小节不重视,就会逐渐失去群众的信任,损害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动摇党的执政根基。
注重小事小节,强化廉洁意识,自觉筑牢思想防线。从落马官员的腐败历程来看,许多人就是从一点蝇头小利开始,然后欲望不断膨胀,贪念肆意横行,最后把自己埋葬在腐败的深渊。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思想上筑牢防线。要常怀敬畏之心,敬畏人民、敬畏权力、敬畏法纪,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同时,党组织也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通过开展经常性的纪律教育、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小事小节做起,防微杜渐。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党员干部的日常表现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小事小节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以良好的作风展现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贵州省从江县投资促进局:王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