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载光阴流转,中央八项规定如同新时代的“徙木之令”,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破局沉疴积弊。从整治“舌尖上的浪费”到遏制“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从立规矩到成方圆,作风建设已进入制度刚性筑基、技术创新赋能、文化浸润深化的新阶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在决胜“十四五”的关键节点,须以三者协同发力,让八项规定精神成为永不褪色的政治名片。
以“刚性规章”立制,在纪律刻度上标定“震慑常悬”高压线。“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为作风建设指明方向。新时代的制度建设要在细化标准中消弭模糊空间,2025年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电子红包、快递收礼等隐性问题纳入追责范围,建立“金额+情节+后果”三维判定模型,实现“一把尺子量到底”。在考核倒逼中压实主体责任,将具体目标纳入干部绩效考核,量化“形式主义指数”排名,倒逼部门精简流程,实现制度刚性从“被动遵守”到“主动对标”的转变。
执“数据棱镜”破壁,在云端战场织密“长牙带刺”监督线。“运用科技手段管住任性的权力”,总书记的论断为技术赋能作风建设提供根本遵循。依托数据穿透消除监督壁垒,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平台,构建“四风问题画像”预警模型,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和异常行为预警,破除监督信息孤岛。借助云端共治消除监督死角,开发“一键举报智能分拣”平台,为群众监督插上“技术翅膀”,让“微腐败”无所遁形。以智能辅助提升教育效能,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违规收礼、公款旅游等违纪行为全过程,让党员干部身临其境感受触碰红线的后果,在沉浸式体验中强化“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纪律意识,从而有效减少违规违纪行为发生。
铸“初心熔炉”育人,在精神原野深植“日用常守”思想线。“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书记的文化自信论述为作风建设注入灵魂。以红色火种引燃初心炬光,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作风建设深度融合,让井冈山精神照见“我是谁、为了谁”的初心叩问,让八角楼微弱的灯光照亮“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信仰之问。借家风建设涵养清廉生态,推行“八小时外”生活圈备案制度,推动“组织管束”与“家庭浸润”同频共振。让文明清流浸润行为沃土,使八项规定精神如春风化雨般融入党员干部的日常肌理,让八项规定精神从“制度约束”升华为“日用而不觉”的文化自觉。(中共保康县委组织部: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