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让好作风成为新时代的“精神路标”
2025年04月27日   来源 : 清风网   作者:   杨思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作风建设,从来都是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在互联网浪潮奔涌的今天,党员干部的作风不仅显现在日常工作的举手投足间,更投射在网络空间的一言一行中。从政务平台的“指尖服务”到舆情处置的“即时响应”,从政策解读的“云端对话”到民意倾听的“在线互动”,每一个细节都是作风的“试金石”,更是民心向背的“晴雨表”。


好作风是“实”出来的担当。网络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呈几何级增长,群众对作风的感知也更加直接、敏锐。某地政府官网用“AI生成式”回复敷衍群众留言,被网友截图曝光后引发热议,暴露出形式主义在“云端”的变种;而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线上政务平台将办事流程可视化,让群众“零跑腿”办成事,用“数据跑路”替代“群众跑腿”,在实干中树起了作风标杆。事实证明,作风建设容不得半点虚功——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唯有把“实”字刻进骨子里,用“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执行力回应群众期待,才能在网络时代赢得“点赞”而非“吐槽”。


好作风是“暖”出来的情怀。作风的温度,藏在对群众的“共情力”里。重庆“马路办公”团队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老旧小区改造过程,让居民“云监督”工程进展,用“镜头里的民生”拉近干群距离;河南基层干部直播助农时因“不装腔作势、实打实讲产品”圈粉百万,让“泥土味”消解了“距离感”。这些生动实践告诉我们:善用网络不是简单的“触网”操作,而是要带着“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的真心。当党员干部放下“官架子”、学会“网言网语”,在留言区多些“暖心回复”,在直播间多些“干货分享”,作风建设便有了直达人心的力量。


好作风是“严”出来的底色。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既要靠自律,也要靠他律。一方面,需织密制度“笼子”:建立政务新媒体考核机制,对“僵尸号”“万能回复”实施追责问责,让“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无所遁形;另一方面,要锤炼能力“担子”:开展网络执政能力培训,提升干部“学网、懂网、用网”水平,避免面对舆情“失语”“乱语”。更重要的是,要树立鲜明导向:让“能在网上办实事”的干部受褒奖、有舞台,让“只在网上走过场”的干部让位子、受警醒,以严的标准、实的举措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计划乡人民政府:杨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