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将近,“五一”假期已近在咫尺。从部分党员干部的工作状态看,“人在岗亭心在旅途”的浮躁、“歇脚松劲”的懈怠、“敷衍塞责”的懒散等现象有所抬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越是临近节假日,越应绷紧纪律之弦、压实担当之责。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始终怀揣“赶考”的清醒,以“三慎”之举破除“节前综合征”,确保节前工作平稳有序。
慎思明辨,找准“思想主旨句”,答好“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的“思想之卷”。思想防线的松动往往始于理想信念的偏移。有的干部把“节前缓冲期”异化为“工作停滞期”,将“群众急难愁盼”搁置成“节后待办事项”,表面看是时间管理失序,本质上折射出宗旨意识淡化、责任意识弱化等诸多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参悟“行百里者半九十”的个中道理,对照党章党规校准“精神坐标”,利用节前时间“三省吾身”:一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二省“民之所忧,我必念之”的为民初心,三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各级党组织也要用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通过专题研讨、廉政谈话,帮助党员干部摆脱思想懈怠,以理论清醒促思想自觉,用党性修养筑牢思想防线。
慎行笃实,握紧“行动水平尺”,答好“攻坚克难与为民服务”的“行动之卷”。放假不等于放松、更不等于躺平。有的干部总想着“节前缓一缓、节后赶一赶”,殊不知民生诉求不会因节假日而暂停,安全隐患不会因工作懈怠而消失。节前工作尤需发扬“钉钉子精神”,每项任务都要像钉钉子那样,一锤接着一锤敲,直至钉实钉牢、不留空白。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紧迫感,充分利用节前仅剩的几天时间,把“民声账单”转化为“履职清单”,对安全隐患坚持“即查即清”,对重点任务实现“日理日清”,对群众诉求做到“随接随清”,以“三清”实效抓紧抓实基础工作。各级党组织也要经常运用“四不两直”方式开展节前督查,既看“纸面进度”更查“实际成效”,用监督利剑倒逼责任落实。
慎终如始,涂好“作风答题卡”,答好“清正廉洁与自我革新”的“作风之卷”。节日以及节前时段恰是检验党员干部政治品格的“试金石”。个别干部此时放松自我要求,在“小节无害”的自我麻痹中逐步滑向违纪边缘,在“礼尚往来”的幌子下模糊公私界限,逐步滑向违纪违法边缘。广大党员干部应该谨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既要防“八小时外”的作风滑坡,也要防“迎来送往”的人情围猎,在节假日期间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宴请旅游安排等行为保持“零容忍”。各级党组织也要紧盯关键节点,持续加大明察暗访力度,绝不能让“节假日”成为“作风豁口”,筑牢廉洁自律的“防火墙”。
“五一”假期既是休整身心的驿站,更是检验党性的考场。党员干部既要保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战略定力,更需展现“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进姿态,在节前“大考”中交出思想、行动、作风的全优答卷。(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委组织部:慈英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