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不仅要学深悟透其精神内涵,更要将其融入血脉、化为行动,以作风之变,促发展之效。
以“八项规定”为镜,照亮为民服务初心。“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八项规定”是一面明镜,映照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照此镜,既要检视“四风”顽疾是否反弹回潮,更要深挖思想根源是否松动滑坡。现实中,有的干部将“不吃公款吃老板”视为“小节”,将“调研变作秀”当作“惯例”,将“层层加码”美化为“担当”。党员干部当时刻以“八项规定”为镜,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偏离了为民服务的轨道。要经常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声音,真正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只有以“八项规定”为镜,常照常省,才能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以“八项规定”为尺,丈量作风建设之路。“打铁还需自身硬。”从“一顿饭”“一杯酒”“一次出行”入手,“八项规定”用“小切口”划出“硬杠杠”:公务用餐标准细化至人均金额,差旅住宿严控报销范围,看似约束“小事”,实则立起“大事”规矩。党员干部要清楚地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从而在思想上筑牢防线,在行动上坚守底线。党员干部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持续遏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享乐主义之风,不断提升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只有以“八项规定”为尺,常量常改,才能校准行动之标,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
以“八项规定”为笔,绘就实干担当之卷。“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八项规定”倡导的实干精神,为党员干部描绘了一幅实干担当的壮丽画卷。全国文件会议、督查考核得到有效精简,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中抽身,将汗水洒向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第一线。党员干部当以“八项规定”为笔,用实干书写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在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党员干部助力企业研发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在生态环保的战场上,党员干部铁腕治污,守护绿水青山。只有以“八项规定”为笔,常写常新,才能绘就发展新画卷,书写时代新篇章。
以“八项规定”为炉,铸就清正廉洁之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八项规定”像一座熔炉,不断锤炼着党员干部的廉洁之魂。从“老虎”“苍蝇”一起打,到“退休不等于平安落地”,释放出“伸手必被捉”的强烈信号。党员干部要廉洁从政,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时刻保持警醒,不断增强廉洁意识,坚定廉洁之志,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廉洁纪律,成为清正廉洁的表率,为社会传递正能量。只有以“八项规定”为炉,常煅常炼,才能将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自觉。
“八项规定”,就是让每一名党员干部做一个为人清清白白,干事踏踏实实,为民实心实意的“老实人”。让我们以八项规定为镜、为尺、为笔、为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抓在手上”的执行力,将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委组织部:刘善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