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一片充满希望的沃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要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改革发展一线去”。年轻干部唯有将根须深扎于群众土壤,以“向下扎根”的定力、“向上生长”的活力、“向阳绽放”的张力,方能在基层这片广阔天地里书写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青春篇章。
以“向下扎根”的定力深化基层认知。种子初落沃土,唯有深扎根系,方能抵御风雨、吸收养分。年轻干部初到基层,首要任务是摒弃“优越感”、旁观者”心态,以空杯归零的姿态重新认知基层、定位自我。要认清基层之“重”,基层承载着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使命,直接关系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年轻干部需深刻理解基层作为“国家治理神经末梢”的战略地位,从群众工作的繁琐细碎中体悟“国之大者”,在解决民生小事中践行“人民至上”。要放下“干部架子”,主动走进群众生活场景,用“方言土语”替代“官话套话”,以“家常聊天”取代“调研走访”,在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共话家长里短中,感知基层真实需求、理解群众思维方式,实现从“干部视角”到“群众视角”的认知转换。
以“向上生长”的活力锤炼过硬本领。幼苗破土而出,需在阳光雨露中舒展枝叶,方能挺拔向上。基层矛盾的多元性、突发性、复杂性,是检验干部能力的“试金石”。年轻干部需在实践中锻造“多面手”能力,以“解题思维”应对基层治理挑战。练就“精准把脉”的洞察力,面对群众诉求,不局限于表面回应,而是深入剖析背后的利益关系、政策执行偏差或历史遗留问题,找准病灶、靶向治疗。在处理复杂矛盾时,敢于接“烫手山芋”、挑“沉重担子”,既要遵循政策法规的硬尺度,也要兼顾社情民意的软约束,在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中提升决策科学性,在攻坚克难中积累接地气的工作方法,避免陷入“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困境。
以“向阳绽放”的张力坚守初心使命。花朵向阳而开,既是生命的本能,更是对阳光的回馈。基层工作的清苦与繁杂,容易让干部产生价值困惑。唯有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将个人理想融入基层发展,才能在坚守中实现自我超越。年轻干部需将服务群众作为根本价值取向,把每一次政策落实视为增进民生福祉的机会,把每一次矛盾化解视为密切党群关系的纽带,在“默默无闻”的付出中涵养“枝叶关情”的为民情怀,以实际行动诠释“初心易得,始终难守”的深刻内涵。要始终保持“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在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基层治理的社区网格、项目攻坚的一线现场,用汗水书写“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答卷。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基层的广袤天地,为年轻干部提供了成长的无限可能。当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将个人成长与基层发展紧密相连,以“扎根”的信念、“生长”的姿态、“绽放”的追求投身基层,必能在时代的沃土上形成“郁郁苍苍”的生动景象。(山东威海高新区怡园街道:吕枝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