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来,在黔东南州从江县,一场守护学生安全的“持久战”正在悄然展开。作为贵州省南下两广的“桥头堡”,该县以山地为主的地形地貌和都柳江穿境而过的水文特征,使得学生上下学途中面临复杂的交通环境。为破解这一难题,从江县每逢上下学高峰,各学校周边总能看到这样一幅幅温暖的画面:身着制服的交警在路口有序疏导车流,值日教师细心引导着学生队列,家长志愿者与保安人员协力维护着通行秩序,周末的码头边更有教师与家长接力护送乘船学生。这是从江县创新构建“家校社协同护学岗”机制后形成的常态化风景线,为全县225所中小学、幼儿园的7.9万余名学生编织了“安全防护网”。
交通疏导从“单点管控”到“全域守护”
交通疏导是护学岗的基础防线。在从江县城关学校周边,每天早晚高峰时段,由交警、保安、值日教师组成的“荧光绿”队伍准时上岗。他们手持指挥旗,引导车辆有序通行,劝阻家长违规停车,确保校门口50米内无拥堵。下江镇更是将护学岗延伸至14个村小,70余名“护学小分队”成员按“同村寨、同方向”原则分组,实现4000余名学生“点对点”护送。
家校社联动从“独角戏”到“大合唱”
家校社联动是护学岗的核心机制。从江县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作网络:值日教师负责校内秩序,交警疏导交通,保安排查隐患,家长志愿者组成“家长护卫队”,社区民警开展周边巡逻。加鸠镇中心小学的“爱心护学岗”更形成“门卫+社区民警+行政值班领导+家长”四位一体模式,实现校内外安全无缝对接。
针对山区学校周边道路狭窄、周末寄宿生需乘船往返的实际,从江县打出护学“组合拳”。工作日上下学高峰时段,交警部门在23所临街学校设置动态执勤点,通过“远端分流+近端管控”缓解拥堵;周末则由教师、家长组成护送队,全程保障300余名乘船学生“从校门到船舱”的安全交接,今年已累计开展护送服务1200余人次。
水路安全是从江护学岗的特色“战场”。都柳江沿岸的谷坪乡、下江镇等地,部分学生需乘船往返学校。为此,当地推行“三定一戴两交接”制度:定船舶、定航线、定学生,全员穿戴救生衣,家长交给船主、船主交给老师。周末时段,教师与家长在码头接力护送,确保学生安全登船。据统计,仅2025年来,从江县海事部门就联合学校开展船舶安全检查125次,护送学生888余人次。
教育示范从“被动守护”到“主动践行”
学生参与是护学岗的创新亮点。从江县在全县小学推广“红领巾护学岗”,丙妹镇中心小学600余名高年级学生佩戴红袖章,协助维护秩序、宣传安全知识。城关第一小学的学生志愿者还自编《交通安全三字歌》,在放学时段领唱,带动全校学生养成“一停二看三通过”的习惯。数据显示,护学岗活动开展以来,各校放学时段交通拥堵现象减少30%以上,学生安全意识显著提升。(从江县教育局:龙梦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