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方针、指导原则、发展理念、路径选择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指导性、实践性、针对性,为我们做好相关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组织部门作为最讲政治的模范部门,要牢牢把握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服务的这个价值定位,始终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彰显组织担当。
着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稳生态文明建设“方向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搞新农村建设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将党组织建设好、建设强,是推动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优势。一是深化跨村联建,打造坚强“红色堡垒”。聚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农村党组织“跨村联建”工程,通过抓实组织联建、产业联营、服务联享、治理联动、村庄融合“五大行动”,持续推动人力物力财力下沉,发挥“枣乡红韵”“香溢水岸”“金色粮仓”3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带动作用,打造一批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文明发展示范党组织。二是抓实村级集体经济,激发村庄“红色引擎”。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增量提质行动,科学制定以生态优先为导向的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发挥党组织牵头的组织优势、村集体联合的资源优势,大力推行“党支部+”生态产业模式,深化“三类地”开发利用,规范提升支部领办合作社,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三是抓实党员队伍建设,激活生态保护“红色细胞”。健全完善党员“量化积分、五星管理”制度,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搭建党员发挥作用平台,健全落实党员设岗定责、党员家庭户挂牌承诺等做法,建立党员积分档案,分层级分领域培育选树一批先进党员典型,充分发挥党员在生态文明建设当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红”守护“生态绿”。
着力提升干部能力本领,筑牢生态文明建设“压舱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要靠干部去落实,必须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一是强化教育培训。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把污染防治、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等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纳入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培训班次,采取“走出去”学习与“引进来”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夯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和本领。二是提升专业能力。要突出“缺什么干部招什么干部”理念,系统梳理亟须紧缺的专业类型,考录遴选公务员、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时,有针对性地设置考录专业要求,加大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急需、紧缺专业干部的招考力度。三是激励担当作为。完善担当作为激励机制,注重将有远见、懂生态、重环保的干部精准识别出来、任用起来,选派有潜力的年轻干部到生态文明建设一线任职、挂职锻炼,对完成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任务表现突出的单位或个人及时给予奖励,营造主动抓生态文明建设的干事创业氛围。
着力强化高层次人才保障,育好生态文明建设“主心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绿色环保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一是在创新平台建设上求突破。发挥创新平台集聚作用,结合企业发展情况和研发布局,统筹推进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人才集聚和承载能力,夯实人才快速发展的产业根基。二是在乡村人才振兴上求突破。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需求,依托2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引进农业高层次人才、集聚社会事业人才、吸引返乡创业人才、深度挖掘本土人才、大力培育后备人才、选派科技副职等方式,在乡村广阔的土地上,汇才成林,赋能乡村振兴。三是在“四链”融合发展上求突破。持续实施“四链”融合工程三年行动计划,依托三大省市共同体集群,围绕高端体育、精细化工两大领域,挖掘培育新亮点,全力构建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加快构筑县域新质生产力发展实践地。(山东省乐陵市委组织部: 梁代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