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春秋时期,孔子观欹器而悟“持两用中”的治国智慧,为后世君子的修身用权提供了精神标尺。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受不良风气侵蚀,“躺平式不作为”“冒进式乱作为”时有发生。新时代党员干部当以欹器为鉴,警惕“不作为”的虚倾之危,防范“乱作为”的满溢之险,把握“善作为”的中正之道,在“戒满”“破虚”“执中”中把握时度效,以敬畏之心守底线、以实干之姿践初心、以辩证之智开新局,方能答好不负时代的高分民生卷。
“戒满守中”立心,以敬畏之心筑牢思想根基。“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当前社会复杂多变,“围猎”“腐蚀”党员干部现象频繁发生,存在人情往来中模糊原则界限、利益诱惑前丧失政治定力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广大党员干部当如欹器般永葆“空杯心态”,常怀敬畏之心。始终以理论清醒筑牢根基,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秉持“吾日三省吾身”的自觉,涤荡思想尘埃,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分之想,让“底线思维”“风险意识”融入日常。始终以“公”字为纲,在大是大非前站稳立场,在风浪考验中淬炼定力,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自觉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重要位置,做到知界限、守底线、筑防线,以“不想腐、不能腐”的思想堤坝,让“忠诚干净担当”铭刻心底、融入血脉。
“破虚求实”立行,以实干之姿践行为民初心。“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立心夯基,当以立行化果为实。现阶段,部分党员干部政绩观偏差,热衷于“虚功”,有的表态多行动少,有的栽盆景搭花架,有的上项目铺摊子,看似“高大上”,实则“假把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防止重‘形’不重‘效’,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身在官位,当从实谋。广大党员干部需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谋事,以“枝叶总关情”的初心干事。坚持知行合一,将忠诚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担当奉献熔铸于为民实践中,敢于直面困难和挑战,在困难中寻找机遇,在挑战中实现突破。坚持在担当实干中提能力,做到脑有策、心有方、手有计。要坚持把“为人民服务”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忧、解群众之所困。走出办公室、走进群众中,用脚步丈量民情,以真心倾听民意,将“民之所忧”化作“我之所行”。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一线实践中锤炼“铁肩膀”,在急难险重任务前磨砺“硬脊梁”,让“担当作为”成为人生底色,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攻坚克难的奋斗者。
“执中行稳”立新,以辩证之智开拓治理新局。“任其事必图其效,欲责其效,必尽其方”,实干为先,当以创新解难题。面对数字化浪潮与治理现代化的双重冲击,部分党员干部暴露出“本领恐慌”,存在工作研判依赖经验主义,陷入“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等困境。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干部干部,干字当头,广大党员干部当以“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智慧把握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破解“经验依赖”与“创新风险”的矛盾。一是把全局意识作为“长远棋”。树立系统观念,坚持多维度、多视角全面思考问题,不为细枝末节所困,不为表面现象所惑,培养“放眼全局谋一域”的大局观。强化前瞻性思维,坚持“身在兵位、胸为帅谋”,以“胸中有星辰、手中有标尺、脚下有泥土”的姿态,做好党的建设、为民服务的“前哨”。二是把反思精炼作为“先手棋”。要勤于反思,深入实践,向强者看齐、向能者求教、向高手学习,提炼成功案例的经验、剖析自身发展的不足、练就“不畏浮云遮望眼”的眼力,方能在复杂形势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矛盾抓重点。三是把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作为“制胜棋”。要勇于跳出条条框框限制,敢于打破守旧思想,摒弃唯经验论,善于从偶然中探究必然,从结果中寻求根源,从解决问题中抓住机遇,提高创新能力。要在改革深水区中敢闯敢试,稳扎稳打,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锐气突破瓶颈,以“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统筹全局,让创新之帆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方能既激发“闯”的锐气,又守住“稳”的根基,绘就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蓝图。
五千年的欹器之度,丈量出中华文明“致中和”的治理智慧;新时代的“中正之道”,标注着党员干部“守初心”的精神坐标。从“戒满守中”的思想防线到“破虚求实”的为民实践,从“执中行稳”的改革胆识到“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党员干部当以欹器为镜,既做“规矩的守护者”,更当“创新的破冰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答卷。(山东省乐陵市委组织部: 顾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