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让“最后一公里”成为“最畅一公里”
2025年04月29日   来源 : 清风网   作者:   张啸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社区楼道里的"党员议事角"总亮着暖黄的灯光,物业公司党支部的红色标识在小区入口格外醒目,网格员胸前的党徽在走访群众时熠熠生辉......这些生动场景正成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的鲜明注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场发生在群众家门口的治理变革,正在重塑基层社会的治理密码。


党建领航把方向,基层治理有主心骨。某地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曾因低层住户反对陷入僵局,社区党委牵头成立临时党支部,组织党员逐户走访237次,召开"板凳会"18场,最终促成全体业主签字同意。这样的案例揭示:基层治理面对利益多元的复杂局面,必须依靠党组织这个"定海神针"。北京市构建"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以来,依托党组织统筹协调优势,年均解决群众诉求超百万件,办结率达93%。党组织不仅是政治核心,更是基层治理的"神经中枢",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难题共解,把分散的治理要素拧成一股绳。


机制创新添动能,治理效能大提升。 "红色物业"模式正在全国2.6万个社区推广,物业企业党组织覆盖率提升至78%,物业费收缴率平均提高21个百分点。浙江"枫桥经验"升级版构建起"党建+网格"治理体系,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数字化浪潮中,"智慧党建"平台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上海浦东新区开发"社区云"系统,实现群众诉求10分钟响应、24小时办结。这些创新实践表明:当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基层就能迸发出惊人的创造力。


服务群众践初心,共建共享新格局。在疫情防控最吃劲阶段,武汉市3.7万名下沉党员组建1600余支服务队,累计为居民配送物资3800余吨。广州越秀区打造"10分钟党群服务圈",将政务服务、养老托幼等42项功能集成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数据显示,全国建成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超53万个,覆盖率达76.2%。基层党组织通过建立"群众点单、组织派单、党员接单"机制,真正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当党员干部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基层治理就拥有了最深厚的根基。


从"管理"到"治理",从"单一"到"多元",从"被动"到"主动",党建引领正在书写基层治理的崭新篇章。北京"回天地区"通过三年治理行动,12345市民热线投诉量下降67%,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2.6%。这组数据印证:当党旗在基层高高飘扬,群众的笑脸就是最美的治理答卷。面向未来,要继续激活党建"红色引擎",让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更敏感、"毛细血管"更通畅,真正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绘就共建共治共享的民生新图景。(贵州省榕江县三江水族乡人民政府:张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