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春去夏来,不觉间,今年的端午节又携着缕缕粽香飘满街巷。
清晨,呼吸着清新甜美的空气,穿过家门口的北部湾市场,竟到处摆满了糯米、粽叶、蜜枣、红枣以及各种各样的粽子,有礼盒的,散装的,大盆里一个个粽叶、芦苇叶包裹的粽子很是饱满,粽子淡淡的粽香弥漫在风中扑鼻而来,深深的呼吸,任粽香飘进五脏六腑,忍不住想要买几个边走边吃,只是似乎有些不雅,于是忍了忍打消了购买的念头。一路走着,放慢脚步,贪婪的左看右看,恨不得将摊位上所有与粽子有关的都收入眼底......瞧,这里有一群大爷大妈正在精挑细选上等糯米,圆的如何,长的如何,还时不时传来与商家的讨价还价声,给这甜美的清晨和热闹的市场增添了无限活力,他们的互动感觉那么真挚,那么动听,仿佛成了小市场最欢快最活波的晨间交响曲。
穿过市场继续前行,踏着轻快的脚步继续向前,一路走,一路脑补着父母家里的那口大铁锅,满满的一大锅粽子,甜的、咸的都有,扣着锅盖,丝丝冒着白汽,还有那芦苇的清香和糯米、红枣的甜香,弥漫了整个灶间,锅里咕嘟咕嘟的声响仿佛“催馋剂”,引得我总想掀开锅盖一睹棕宝贝的芳容。经过两个小时的小火慢煮,再闷上一晚上,捞出来,迫不及待的剥开叶子,一口咬下去,软软糯糯的,又香又甜,吃一口满口留香......想着想着自己竟满脸贪婪了,咽咽口水,呵呵一笑。
在没进城之前,每年的端午节,我都会跟着父亲前往连队的水塘或者地边的排水渠,拔上满满一大袋子芦苇叶,一把一把在锅里用开水烫过后,捞出来待用,母亲也总会去团部的市场里购买5公斤糯米,提前用水泡上几个小时,然后洗干净红枣、蜜枣还有花生之类的,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包粽子,一边唠家常,包的粽子也是父亲的手艺最好,四个角包的都是棱角分明,我那时候经常包不成功,即使成功了,也只有三个角,还是扁扁的有些没样子,姐妹们相互比拼着谁包的多,谁包的好,那份乐趣至今回想起来仍然心里暖暖的。
城市生活的节奏有些快,每天忙忙碌碌,大家对端午节的过法也各不相同,吃粽子的传统一直都在,年轻人多以买着吃,年龄大的会亲手包一些,很多的社区单位也会组织一些端午的传统活动,只是一大家人围在一起包粽子却是不容易了,眼看着端午节临近,我也在期盼着那一场久违的欢乐氛围,与家人一起共享那温馨美好的时刻。(通讯员:龙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