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写在七一:述往思来 赓续荣光
2025年06月25日   来源 : 清风网   作者:   王俊杰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复兴伟业风鹏正举。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百年征程里,有血火交织的呐喊,有筚路蓝缕的开拓,更有与人民血脉相连的温热。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唯有不忘来时路,踏实脚下路,启程未来路,方能在新的征程上续写新的辉煌。


忆往昔峥嵘岁月,在“一心向党、矢志为国”中不忘“来时路”,写就“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信仰篇章”。欲事立,须是心立。纵观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多年的历史,坚定的信仰是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致胜密码”。信仰不是抽象概念,它在无数革命先辈的选择和坚守中得以具象化。信仰是李大钊“铁肩担道义”的呐喊,亦是方志敏“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誓言,信仰是长征路上“半条被子”的温暖,亦是脱贫攻坚中“不获全胜不收兵”的坚守。过去的胜利靠无数共产党人坚守信仰铸就,新的胜利仍需广大党员干部继续不懈坚守信仰赢得。党员干部要勤于“补钙”,修好信仰“必修课”,奋力跑好历史“接力棒”,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在大风大浪面前立场坚定、态度明朗;始终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听党话、跟党走,向着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行。


看今朝风华正茂,在“枝叶关情、念兹在兹”中踏实“脚下路”,写就“大道笃行系苍生”的“为民篇章”。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我们党历经百年风雨依旧风华正茂,成长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根源就在于始终和人民群众相互依靠、鱼水情深。从“人民樵夫”廖俊波带领政和百姓攻坚克难,用生命兑现“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的承诺;到“草鞋书记”杨善洲扎根大亮山二十余载,将荒山秃岭染成绿色银行惠泽乡里;再到驻村第一书记董桂林端着饭碗“蹭饭”农家,在田埂炕头倾听最原汁原味的民声。这些故事印证着“人民至上”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脚下沾满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党员干部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保持“眼睛向下”“身段向下”“脚步向下”的姿态,深入田间地头、百姓炕头,听民音、察民意、解民忧,时时、事事、处处将人民“置顶”。要聚焦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人民群众关切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用“钉钉子精神”把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不断疏通群众的急难愁盼“堵点”,以实际行动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展未来漫漫征途,在“披荆斩棘、栉风沐雨”中启程“未来路”,写就“追风赶月莫停留”的“奋斗篇章”。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回望百年风雨路,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从“一穷二白”到“繁荣昌盛”……历史证明,正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自力更生,才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的历史交汇点,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更加奋进的姿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要自觉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的真本领。要勇于在改革深水区“自找苦吃”、在创新前沿“揭榜挂帅”,敢啃硬骨头、勇闯新领域。唯有在披荆斩棘中锤炼担当铁肩,在栉风沐雨中锻造过硬作风,方能推动复兴巨轮破浪前行,驶向更加壮阔的光明彼岸。(中共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委组织部:王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