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七团四连召开棉花长势管理现场会 专家支招破解滴水难题 力促棉田稳健生长
2025年07月04日   来源 : 清风网   作者:   李智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为有效应对当前棉花生产中因滴水管理引发的叶片发黄、发灰现象,科学部署下一阶段水管工作,保障棉花丰产丰收,7月4日,七团四连在荒七片区19号地组织全体棉花种植户召开棉花长势管理现场会。会议特邀团场农林草中心技术专家张慧老师及资深学农专家袁老师到场传经送宝,连队技术员、水管员及连队领导共同参加。


直面问题,现场“把脉”寻症结

会议伊始,与会人员在党支部副书记、连长苏旭东、技术员的引导下,深入田间地头,实地察看了荒七19号地棉花出现黄叶、灰叶症状的具体区域。现场对比了不同滴水管理下棉株的长势差异,详细介绍了近期滴水操作情况及问题演变过程,为专家精准“诊断”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微信图片_20250704181245.jpg

专家传经,精准施策解难题

针对当前突出的棉花黄灰现象,两位专家结合现场勘查情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析和实用经验传授:


张慧老师(农林草中心): 从科学角度系统分析了滴水过量、不足、不均、时机不当等对棉花根系环境和养分吸收的影响,指出这是引发叶片生理性黄化、灰化的主要原因。她特别强调了“水肥协同”的重要性,讲解了不当滴水如何导致肥效流失或肥害。张老师还结合近期高温天气和该地块土壤特性,提出了调整滴水频率、时长、水量及优化滴水时间的科学建议,并指导如何区分生理性黄化与病虫害症状。


袁老师(资深学农专家):则倾囊相授多年积累的“看天、看地、看苗”实战经验。他现场演示了如何通过观察棉株顶部叶片萎蔫状态、午后叶片舒展度、茎秆颜色及生长点活力等直观指标,快速判断棉田水分状况。袁老师还分享了“脚下有数”的土办法——通过脚感判断土壤湿度、用小铁锹挖看根系分布和深层墒情。对于已出现问题的棉田,他介绍了“小水快补”缓解旱情、“停水松土”改善涝渍等行之有效的应急措施组合。


明确方向,精细管理促丰产

在充分分析问题根源和专家指导的基础上,会议对当前及下一阶段水管工作作出明确部署:


1.紧急应对当前问题: 要求种植户立即根据专家建议和棉田具体情况,分类采取调整滴水时长、中耕松土、叶面补肥、检修滴灌系统等措施,力促受影响的棉花尽快恢复生长。


2.科学制定后续方案: 强调要严格依据棉花不同生育期(尤其是即将到来的花铃需水高峰期)的需水规律,结合土壤墒情监测和天气预报,制定精准的灌溉制度。连队监委会、技术员和水管员将加强巡查指导,确保滴水“恰到好处”。

微信图片_20250704181351.jpg

3.强化水肥协同管理:要求将滴水与施肥紧密配合,确保养分高效吸收利用,杜绝因水管不当导致的养分浪费或肥害。


4.提升种植户技能:连队将整理专家建议形成简明操作指南下发,并计划后续组织更多技术培训,持续提升种植户科学管水的意识和能力。


凝聚共识,共绘丰收图景

四连连长苏旭东在总结中指出,此次现场会开在田间地头,问题看得清、专家讲得透、措施定得实,有效解决了当前生产中的燃眉之急,也为后续精细化管理指明了方向。他要求全体种植户和技术人员要认真消化吸收专家传授的经验,将科学管水、精准滴灌的理念落实到每一天的操作中,齐心协力克服困难,为今年棉花优质高产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现场会直面问题、精准施策,充分发挥了专家“智库”作用,有效提升了连队棉花种植户应对水管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大家夺取棉花丰收的信心。(一师七团四连: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