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大兴务实之风,抓好调查研究,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下功夫。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用好这个"传家宝",真正把调研做活、做深、做实。
调研要“沉到底”,不能“水上漂”
调研不是坐在办公室填表格,要像“老农看庄稼”一样蹲点把脉。作为基层干部,要放下文件包、换上运动鞋,多去大棚里看看菜价波动,多到养殖场问问饲料成本,多在村头广场听听养老医保的烦心事。既要记好“驻村日志”,更要读懂群众们的“话外音”,把老乡的“牢骚话”变成工作的“整改单”。比如走访脱贫户不能光看收入数字,也要掀开米缸看看余粮,打开冰箱瞧瞧荤腥。
解题要“刨到根”,不能“刮表皮”
处理矛盾要像“拔花生”,带不出泥巴就摘不净果。要带着“放大镜”找问题,拿着“显微镜”查原因,举着“望远镜”想办法。针对土地流转纠纷,不能光看合同文本,要查历史台账、量地块实际;面对村民上访,不能简单“灭火”,要挖出宅基地划分、惠农补贴等深层症结。就像整治河道淤积,既要清表面垃圾,更要查上游污染源,否则今天清理明天又堵。只有把问题掰开了、揉碎了,才能找到“病根子”,开对“药方子”。
落实要“钉钉子”,不能“耍花枪”
调研成果不能锁在抽屉里,要晒在阳光下,推进工作要像“种冬小麦”,深耕细作才能根深苗壮。群众最反感“调而不研、研而不决”,修村路不能止于立项,要盯着施工队用好水泥标号;改厕所不能只管安装,要定期查看防冻措施是否到位。我们镇去年改造农贸市场,干部连续三个月现场督进度,连摊位排水沟坡度都亲自验收,像钉钉子一样,一锤接着一锤敲,直到把问题解决彻底,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成效要“见真章”,不能“玩虚招”
检验成果要像“称粮食”,实打实的斤两骗不了人。看看村集体收入是账本数字还是真金白银,数数扶贫车间里是机器轰鸣还是“铁将军把门”。我们镇发展蔬菜种植产业,不光看种植面积、销售成绩,更跟踪冷链物流是否畅通、电商订单有没有退货。(山东省莱西市店埠镇政府:任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