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小红花队践行 Movers4Climate 项目,推动多地乡村可持续发展
2025年07月23日   来源 : 清风网   作者:   石焱平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2025 年6月至7月,湖州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小红花队” 积极响应 “Movers4Climate 绿色乡村青年行动” 号召,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且成效显著的实践活动。该行动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于 2024 年共同发起,作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太局旗舰项目 “赋能青年参与气候行动平台”(YECAP)在华的官方青年绿色乡村教育实践项目,旨在传授青年人可持续发展及气候知识,提高青年人气候素养,鼓励青年人以支教形式在乡村开展 “绿色课堂”,推动乡村地区可持续发展与环保教育,关注乡村绿色发展,弥合乡村可持续发展教育鸿沟,确保不让任何一个青少年掉队。


赣鄱湖畔:播撒生态保护种子

6月15日,小红花队前往鄱阳湖周边区域开展生态调研。在村民引导下,队员们实地感受鄱阳湖生态风貌,了解到当地通过十年禁渔、五湖连通工程等举措改善生态环境,水质持续提升,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调研中,“鄱湖管家” 巡湖护水的身影、生态养殖的鱼虾水产、稻虾共作的种养模式等,让队员们直观看到生态保护与民生发展的有机融合,为后续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积累了鲜活的在地案例。


6 月 16 日至 17 日,小红花队首先来到江西省鄱阳县,在双港镇中心学校与下常小学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

屏幕截图 2025-07-23 182642.png

在双港镇中心学校,学生们在彩纸上写下 “节约用水” 的承诺,用画笔描绘出对湖泊保护的理解与期望。次日,团队赴下常小学开展活动。这所乡村教学点条件简陋,18 名学生中 16 名为留守儿童。团队依据联合国 17 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精心设计 “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行动” 等课程,结合鄱阳湖特色动植物资源,向学生生动讲解家乡生态的珍贵价值,引导学生认识日常环保行为对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分享生活中的环保做法,班长表示会将所学知识传递给家人,带动更多人投身可持续发展事业。该校王校长评价,此类课程拓展了学生视野,对培养学生绿色低碳意识效果显著。离别时,学生们不舍询问老师归期,质朴情感令队员深受触动。


黔山深处:助力教育与民生发展

6 月29日至7月3日,小红花队奔赴贵州省普安县高棉乡,首先在当地对生态环境与保护现状进行调研,随后前往高棉乡高棉小学进行授课任务。授课结束后又继续深入调研当地教育现状与风土人情。


课堂教学创新求变

针对当地学生气候知识薄弱的实际,团队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结合云贵高原水土保持实例讲解生态保护知识,运用当地方言辅助解读抽象概念,借助简易气象工具开展实践教学。在 “生物多样性” 课程中,原本沉默的学生看到本地珍稀动植物图片时,眼中焕发出兴奋光芒,开始主动分享身边的动植物故事,学习兴趣显著提升。课后,团队布置 “记录周边生物种类”“制定家庭节能减排计划” 等实践任务,促使知识从课堂延伸至日常生活。六年级班主任王老师表示,这些课程提高了学生对家乡环境的关注程度,同时增强了孩子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和探索兴趣,教学效果良好。


调研洞察现实困境

高棉乡交通不便,与县城的公共交通仅靠每日班次有限的班车维持。乡里青壮年多外出务工,留守群体以老人与儿童为主,留守儿童比例约达 50%。调研中发现,部分学生因家庭经济压力或对教育价值认知不足而辍学务工。团队深切感受到,乡村学生对外部世界的向往与教育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是当地教育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


民族融合彰显温暖

调研期间,高棉乡各民族和谐共处的景象令人印象深刻。苗族蜡染、布依族古歌、汉族老茶林等多元文化元素交融,印证了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的美好愿景。村民热情好客,对教育满怀期盼,让团队切实感受到基层群众对发展的热切渴望。支教期间,队员间相互关心帮助,也使大家对 “实践出真知” 有了更真切的感悟。

屏幕截图 2025-07-23 182647.png

雪域高原:促进文化与生态共融

7 月 13 日起,小红花队抵达西藏日喀则市萨嘎县昌果乡,在平均海拔超 4700 米的高原村落开展实践活动,将文化交流、生态保护与教育传递紧密融合。

文化认同凝聚发展力量


昌果村村史馆内,国旗与藏文旗帜辉映,各式传统工具见证多民族智慧交融,荣誉墙上的奖牌记录着村庄从传统牧业村向 “党建强、产业兴、生态美” 示范村的转变。团队由此认识到,文化认同与精神传承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根基。与当地藏族村民交流时,虽存在语言障碍,但村民们用藏汉夹杂的话语热情分享草原故事,队员们也积极讲述外界新鲜事,笑容与真诚消除了彼此距离,彰显民族团结的深厚情谊。


生态实践融入日常教学

结合昌果村地处雅鲁藏布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团队专门设计 “高原特色课”,讲解藏羚羊保护、草原生态维护等知识。学生们看到课件中熟悉的雪山、牦牛时,参与热情高涨,主动分享对生态保护的理解。课后,团队带领学生在草原开展垃圾捡拾与分类实践活动,当地实施的霍尔巴羊生态恢复项目,让学生直观认识到 “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计” 的道理。学生们还自发组建 “环保小卫士” 小队,用汉藏双语制作环保标语,推动绿色理念在当地落地生根。


教育赋能践行发展承诺

团队为昌果村学生精心设计四节可持续发展专题课,从 “认识地球村” 到 “绿色行动守护家园”,层层递进,将全球议题巧妙转化为身边实践,切实践行 “立德树人” 理念。课程结束后,团队向学生赠送新衣,传递联合国 “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的庄严承诺。昌果村负责人表示,这些课程有效增强了学生的绿色低碳意识,对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积极意义。

屏幕截图 2025-07-23 182654.png

青春担当推动可持续发展

从江西到贵州,再到西藏,小红花队始终紧密立足各地实际情况,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乡土特色深度结合,通过 “调研 — 授课 — 实践” 的闭环模式,推动理念落地生根。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与青年肩负的责任,也见证了教育传递对乡村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目前,小红花队计划通过线上辅导、环保进展追踪、定期协助等方式,与三地乡村建立长期稳定联系,持续为乡村可持续发展事业贡献力量。此次实践活动既是一次知识传递之旅,也是一场青春担当的践行,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注入青年力量,也为 “Movers4Climate 绿色乡村青年行动” 在各地深入开展提供了优秀范例。(经济管理学院:石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