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有企业公司的一员,我常思考:在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中,红色基因应如何融入我们的工作日常?红色基因,是党在百年奋斗中淬炼出的精神密码,是攻坚克难的力量源泉,更是教育工作者砥砺前行的精神灯塔。
我们肩负着为服务社会发展的重任,而红色基因正是这份使命的“根”与“魂”。从延安时期的抗大精神,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两弹一星”精神,再到新时代的脱贫攻坚精神,红色基因始终指引着教育事业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作为综合部工作人员,我们虽不直接站上讲台,却承担着协调保障、凝聚合力的职责——这份工作的意义,正是以红色基因凝聚团队共识,让每一项服务都紧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
红色基因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一次细致的沟通、每一份严谨的文件、每一项高效的统筹中。记得有次筹备公司“红色教育进课堂”活动,部门同事们分头对接资源、细化流程,有人为了核实一份史料加班到深夜,有人顶着烈日协调场地布置。当看到孩子们在红色故事中眼含热泪,当听到老师们说“后勤保障让我们心无旁骛”,我忽然明白:综合部的工作,就是用“螺丝钉”的坚守,为红色教育的落地搭好桥梁。这种“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正是红色基因在当代的生动诠释。
传承红色基因,既要守正,也要创新。如今,我们在部门内部推行“红色学习日志”,鼓励大家结合工作谈感悟;在服务一线时,主动收集师生对红色教育的需求建议,助力课程形式更贴近当代青年。这些尝试让我深刻体会:红色基因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代同频、与实践结合。作为国企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做红色基因的守护者,更要做传播者、创新者,让这份精神在新时代的教育事业中,滋养出更多奋进的力量。
站在新的起点,综合部的每一位同事都深知:我们手中的笔、肩上的责、心中的光,都与红色基因紧密相连。让我们以初心为墨,以担当为纸,在平凡的岗位上续写红色传承的故事,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以红色为底色,以行动为画笔,共同描绘教育事业的奋进图景——这,便是我们对传承红色基因最生动的诠释。(贵州惠昇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赖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