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青年干部锤炼本领、增长才干的“练兵场”,也是检验初心、砥砺作风的“试金石”。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服务等繁重任务下,青年干部须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在实干中增长才干,在担当中展现作为,真正成为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四力干部”。
脚下沾泥土,锤炼“躬身力行”的脚力。“坐在办公室都是问题,走进基层全是办法。”青年干部要学会离开凳子、扑下身子,摒弃“坐等上门”的惰性思想,要多到田间地头走一走,多进群众家门坐一坐,拜人民为师,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正了解群众急难愁盼。青年干部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主动申请下村,要用脚步来丈量民情民意,用实干实绩赢得民心。同时,在基层治理中,要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利用自己所学将问题解决,脚下沾满泥土,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眼中观大势,锤炼“见微知著”的眼力。基层工作千变万化、千头万绪,青年干部既要埋头苦干,也要时常抬头看路,善于明辨是非,从现象中把握本质,能够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在入户走访群众时,不能只停留在“听汇报”“看材料”上,而要善于察言观色,观察群众的表情、语气、态度,从中获取真正的诉求。在推动各项政策落实中,更要敏锐识别潜在风险,避免“一刀切”带来的影响。同时,也要跳出“一亩三分地”的局限,要学会站在全局角度来思考问题,在工作大是大非面前坚持工作底线,坚持廉洁底线,确保工作方向不偏。
脑中谋长远,锤炼“深思熟虑”的脑力。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前行。基层工作不能仅凭我们的热情去推动,更是需要讲究工作方式方法。这就要求青年干部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不断强化理论知识研究、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增强理论运用能力,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金钥匙”。要时刻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贯穿工作始终。也要善于勤动脑思考,分析痛点堵点、重点难点,要养成“复盘总结”的工作习惯,对成功经验及时提炼总结,对失败教训深刻反思,在“实践—认识—再实践”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下写真情,锤炼“言之有物”的笔力。“笔力”不仅是青年干部日常的文字表达能力,更是在工作中总结提炼、推动工作的能力。青年干部要克服“提笔畏难”的心理,要仔细研读文章,找准工作切入点与着力点,写出真实的民情。要善于用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汇报工作、宣传政策。同时,青年干部在撰写调研报告时,要保证数据精准、案例鲜活,避免空话套话;在宣传惠民政策时,利用“院坝会”宣讲,用群众听得懂的当地语言讲解与宣讲,让各项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贵州省从江县东朗镇人民政府:高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