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如春风化雨,滋润着贵州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为贵州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总书记强调贵州要认真落实党中央相关战略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新风采,这一殷切期望,激励着贵州广大干部群众奋勇前行。
高质量发展是贵州实现新跨越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贵州必须下定决心、勇于探索,将实体经济作为发展根基,强化创新驱动。一方面,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贵州的传统产业有着深厚的基础,但在新时代,面临着技术革新、市场竞争加剧等挑战。例如传统的煤炭产业,需要在绿色开采、清洁利用等方面加大投入,实现产业的绿色、高效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新能源等产业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关键。贵州在数字经济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未来,应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吸引高端人才,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数字经济企业,让数字经济这张名片更加亮丽;在新能源产业方面,要充分利用贵州的资源优势,打造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从资源开发到产品制造,再到应用服务,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提升产业附加值。同时,要保持定力和耐心,科学决策,精准施策,处理好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贵州还肩负着保护生态环境的重任,要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让贵州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贵州发展活力的重要着力点。一个地方的发展活力同营商环境密切相关,贵州要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内卷式”竞争,为全社会创业创新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环境。在改革方面,要打通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政务服务效率,让企业办事更便捷、更高效。在干部教育管理方面,要引导干部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廉洁意识。干部是政策的执行者,其作风和意识直接影响着营商环境的优劣。只有干部真正从企业需求出发,提供优质服务,才能吸引更多企业来贵州投资兴业。此外,开放也是重要的营商环境。贵州作为西部内陆省份,要充分用好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机遇,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动融入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通过加强与外部地区的经济合作,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推动贵州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文化,是贵州发展的独特优势和强大动力。贵州历史底蕴深厚,红色文化丰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在肇兴侗寨,总书记指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要保护有形的村落、民居、特色建筑风貌,传承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要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民族特色在利用中更加鲜亮,不断焕发新的光彩。贵州应加强对民族特色村寨、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以及革命战争时期留下的红色旧址的系统性保护,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文化传承的担当。同时,要坚持移风易俗,积极培育文明新风,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深化文旅体融合是贵州打造“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贵州“村超”等文体活动持续火爆,展现了文旅体融合的巨大潜力。未来,要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业态,将贵州独特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推动文化旅游业成为贵州的支柱产业,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贵州各级党组织要精心组织实施,推动党员、干部增强定力、养成习惯,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在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上常抓不懈。贵州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要弘扬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让党员干部从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中汲取力量,坚定理想信念,以昂扬斗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下,贵州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干部群众要坚定信心、苦干实干,稳中求进、善作善成,紧紧围绕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绽放光彩,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力量,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书写属于贵州的辉煌篇章,让贵州这片土地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从江县庆云镇人民政府:杨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