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回头看,不只温故,更是知新
2025年07月28日   来源 : 清风网   作者:   宁子安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精准地揭示了作风建设具有长期性、顽固性、复杂性和反复性的特征。“回头看”绝非简单重复过往,而是一次直击病灶的“再体检”,也是一次刮骨疗毒的“再整改”,更是一次温故知新的“再出发”。广大党员干部当以“回头看”为契机,深挖理论精髓、精准查找问题、扎实推动整改,实现思想境界再提升、工作作风再优化、为民服务再升级。


理论学习“再深耕”:于温故中开新篇

理论学习是作风建设的“奠基石”,在“回头看”中,党员干部需摒弃“学过就好”的浅尝辄止,以“深耕细作”之姿,让理论学习“更上一层楼”。


一方面,系统重温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从政治、思想、行动多维度剖析。深入领会每一项条款背后,党对执政规律的深刻洞察、对初心使命的执着坚守,以及对人民群众殷切期盼的积极回应。例如,在研读精简会议活动相关规定时,思考如何通过优化会议流程、创新会议形式,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基层调研、解决实际问题中,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另一方面,紧跟时代步伐,学习作风建设新要求。随着社会发展,“四风”问题不断变换“马甲”,从“舌尖上的浪费”衍生出“精致餐饮中的奢靡”,从“办公用房超标”演变为“变相奢华的隐蔽办公空间”。党员干部要时刻关注党中央新部署,学习典型案例通报,敏锐捕捉作风问题新动向,将新理论、新要求融入日常工作,确保理论学习的时效性与实用性,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为时刻高悬的“明镜”,指引行动方向。


问题查摆“再聚焦”:于洞察中求突破

问题查摆是“回头看”的关键环节,需秉持“深挖细究”的态度,突破表象,直击问题核心。


拓宽查摆视野,多渠道收集问题线索。充分利用纪检监察“探头”,精准发现纪律执行中的“蛛丝马迹”;借助调查研究“桥梁”,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对干部作风的真实看法;畅通信访举报“通道”,鼓励群众积极反馈身边的不正之风。例如,在整治形式主义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收集群众对“过度留痕”“频繁迎检”等问题的具体意见,为整改提供详实依据。


在具体操作中,坚持“靶向思维”,对已有的问题清单进行“二次审核”。既要审视老问题是否存在“虚假整改”“表面整改”情况,又要留意新问题的萌芽。对于一些易反弹的问题,如违规吃喝问题,不仅要关注高档酒店、私人会所等传统场所,更要警惕“一桌餐”“农家乐”等隐蔽吃喝现象。从细微处入手,对每一个问题的表现形式、产生根源进行深度剖析,为后续整改制定精准“药方”,确保问题查摆无死角、无盲区。


整改落实“再发力”:于巩固中促长效

整改落实是“回头看”的最终落脚点,要以“钉钉子”精神,确保整改成效经得起检验,实现从“当下改”到“长久立”的转变。实行“清单式”管理,将问题整改责任细化到人、时限明确到天。对整改任务进行量化考核,定期通报整改进度,对推进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肃问责。例如,针对某部门“公车私用”问题,明确整改责任人,规定整改期限内完善公车使用登记制度、安装定位监控设备等具体措施,并定期检查落实情况,以严格的责任倒逼问题整改到位。


整改并非一劳永逸,需建立长效监督机制。通过不定期“回头访”,对已整改问题进行复查,防止问题“死灰复燃”。同时,积极引入群众监督,畅通群众反馈渠道,利用线上平台、线下座谈会等方式,让群众参与整改评价。对于群众不满意的整改事项,重新梳理问题、优化方案,直至群众认可。此外,注重从制度层面总结经验教训,针对反复出现的问题,完善相关制度规定,堵塞管理漏洞,形成靠制度管人、管事的长效机制,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持续整改中落地生根,成为党员干部的行为自觉。


“回头看”既是对过往工作的总结反思,更是开启新征程的动力源泉。党员干部要以学习教育“回头看”为新起点,以学促改、以改促行,让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愈发闪亮,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汇聚磅礴力量。(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汤头街道2025年选调生:宁子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