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加强城市工作队伍素质和能力建设,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社区是基层治理的关键和重要环节,小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是群众感知服务和温度的“神经末梢”。开创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广大党员干部要将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作为重点工作推进,坚持抓小区优社区强街区,不断提升城市基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
织密组织体系,筑牢治理“主心骨”。“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当前,有的小区治理主体多元,“各自为政”现象突出,居民自治组织“空心化”,居民参与度低。筑牢治理基石,要健全体制机制,成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专项小组,强化跨部门工作统筹、协同联动,聚焦解决基层治理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定期进行会商研究。也要探索构建“街道、社区、小区、楼栋、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架构,按照物业区域划分调整理顺小区党支部,注重从社区“两委”、业主委员会成员、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干部等人员中,选拔配齐小区党组织书记,实现党的工作从有形向有效覆盖。
优化服务供给,架起党群“连心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做好新时代小区治理服务工作,需向以人为本的方向前进。广大党员干部要探索提升协同服务质效,创新文化“两创”进小区、以优秀传统文化促物业服务管理提升等活动形式,牵头建立问题投诉联动处置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采取挂牌督办、提级办理、联合执行等方式联动解决群众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还要聚焦群众所需,带动服务资源精准下沉,为群众打造“家门口”的幸福共同体,要充分利用发挥小区公共资源、空闲资源,让小区党群服务站成为关键阵地,让居民不出小区就能找到组织,享受服务。
深化协同共治,绘就多元“同心圆”。共建共治共享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着力点。小区治理不是某一方的“独角戏”,而是一场需要多方搭台的“大合唱”。实现小区治理多元统筹,要深化“支部建在物业上”,通过单独、联合组建的方式成立物业党支部,进一步发挥“物社联动”作用,实现互促共进。要扩大治理朋友圈,线上线下广泛发布召集令,招募“红色合伙人”队伍,深度开展党建联建,围绕民生实事、关心帮扶、文体娱乐等领域开展活动,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小区治理新格局。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联系社会力量,联动社会组织、慈善资源开展惠民活动,协商共治模式,协调解决纠纷矛盾,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新格局。(青岛市城阳区委组织部:林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