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时代的浪潮奔涌向前,年轻干部已然挺立在民族复兴的潮头,肩扛国家繁荣、民族昌盛的历史重担。当以初心为永不黯淡的火炬,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中,照亮前行的道路,激励自己在为人民服务的征程上笃定坚毅、矢志不渝。
筑牢信念根基,深植信仰之魂。初心,是年轻干部踏上工作岗位时的庄重承诺,是对人民群众血浓于水的深厚情感。回首往昔,无数仁人志士怀揣初心,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光辉足迹。古有文天祥,面对威逼利诱,以死明志,捍卫民族尊严,坚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今有方志敏,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凭借“敌人只能砍下我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坚定信念,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
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带领人民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年轻干部作为党的事业的传承者,更应将这份初心深植心底。要时刻牢记人民至上的理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难。唯有坚定初心,年轻干部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头脑,不为名利所动,不为诱惑所扰,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主心骨。
勇担时代重任,积极主动作为。坚守初心并非易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砺、强化。担当作为,正是年轻干部践行初心的必由之路。古往今来,无数事例证明了担当作为的重要意义。张富清在战争年代冲锋陷阵,九死一生,立下赫赫战功;和平时期,他主动到偏远山区工作,默默奉献,从不居功自傲。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繁华,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当今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也遭遇诸多棘手难题。在困难与挑战面前,年轻干部应传承和弘扬这种担当精神,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直面问题,敢于啃“硬骨头”,勇于涉“深水区”,在攻坚克难中展现担当作为。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屈不挠,把困难当作磨砺意志的基石,把挫折当作成长进步的阶梯,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更要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积极探寻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勇于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以创新驱动发展,在改革创新中开创工作新局面,在时代的舞台上绽放青春光彩。
提升能力本领,助力初心远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年轻干部要在担当作为的道路上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一方面,要加强理论学习,将对党绝对忠诚作为自身政治建设的首要品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南,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将政治忠诚融入血脉、植入灵魂。另一方面,要注重实践锻炼,主动投身基层一线、艰苦地区和重点工作项目,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练就过硬本领,更好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年轻干部还要严守纪律规矩,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古有包拯铁面无私,执法如山,成为廉洁奉公的典范;今有焦裕禄、孔繁森等优秀干部,一心为民,两袖清风,深受人民爱戴”。年轻干部应向他们看齐,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以三省吾身之自觉擦亮清廉底色,以刀刃向内之魄力筑牢思想堤坝,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等各项纪律规矩,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以清正廉洁的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年轻干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当以初心为指引,以担当为动力,以本领为支撑,坚守初心,奋勇前行。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时代的舞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山东省乐陵市委组织部: 范文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