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科学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和关键性制度保障。考核评价体系通过指标设置为高质量发展明确了发展方向,是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指挥棒”。新时代考核工作要围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不断深化政策引导,完善考核指标体系;严格组织实施,力求考核实效;建立反馈机制,提升考核成效。
深化政策引导,完善考核体系。科学的考核体系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党中央明确提出破除“唯GDP论”,推动考核从单一经济指标向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转型。例如,《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强调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既关注经济增长等“显绩”,更将生态保护、民生改善、风险防范等“潜绩”纳入考核框架。“显绩”是当下的成果,而“潜绩”则是未来的根基。要强化思辨思维和整体思维,深刻把握“显绩”和“潜绩”的关系,在考核体系中精准把握当下发展和长远规划,要深入学习,精心谋划,把握规律,坚持“双绩同考”,引导干部既抓当下又谋长远,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严格考核实施,力求考核实效。令行禁止,令不行则不止。严格落实和执行是考核工作的基础,考核方案和考核标准是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准则,是考核工作的一根准绳。作为考核工作的执行者,考核队伍人员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考核权威性和精准性,考核人员要精挑细选,选取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纪律意识扎实的人员;要定期加强业务培训学习,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以适应新时代对考核所需。考核要坚持考工作实绩,考工作成效,坚决摒弃以台账数量论成效,以台账厚度论成绩,不要考核的花架子,要剥开面子看里子,直击工作核心,抓重点,看实效,要用实实在在的经济发展数据来证明,用群众的生活水平来佐证,以群众的评价来打分;阳光考核是公平的保障,要持续推动阳光考核,以透明规则挤压“人情分”空间,坚持考核数据全流程可量化,可溯源,可验证,做到考核数据与考核结果相互验证,唯有让考核在阳光下运行,才能让考核多一份公平,少一份人情世故。
以“双向反馈”机制,提升考核成效。考核不是终点,而是改进的起点。健全反馈机制需打通“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通道。考核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建立健全考核双向反馈机制,考核结果要及时反馈给考核对象,考核责任单位也要加强对考核对象工作指导,对于考核对象出现工作落后和偏差,要及时给予反馈,必要时给予指导,确保工作及时纠偏扶正。基层干部是考核指标的承担者和执行者,他们身处执行落实的第一线,是亲身实践者,感受是最深和最真实的,他们的声音最具代表性,要多倾听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心声,听取他们对于考核指标的评价,对于他们的反馈问题,要高度重视,及时联合有关部门进行分析研判,对于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查摆分析,逐步完善考核指标体系,持续助推我国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阳谷县委组织部:刘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