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防汛“最后一公里”,在紧急时刻筑牢群众安全防线
2025年07月29日   来源 : 清风网   作者:   金萌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近日全国各地逐步进入雨季,雨水虽为夏季添加了几分清凉,却又因为降水的不均匀让各地的防汛形势变得愈发严峻。在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面对极端天气频繁造访,紧急抢险救灾的战斗,不断打响。作为群众安全“最后一公里”的守护者,在紧急时刻必须牢牢扛起筑牢群众安全防线的重要工作。


预警及时,忧患意识抢险最前沿。未雨绸缪可以说是预警工作的标志语,在收到预警信息后即使积极的反应是降低群众损失、减轻后续工作压力、科学决策、有效避险的必要前提。密切监测雨情、水情、旱情和台风等变化趋势,加强检测科技水平,提高预测预报预警精准度、实效性,以更加智能、全面的系统作为极端天气预报预警的底线和保障。通过加强多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用更加全面有效的沟通协作的方式,让信息及时、快速、准确的传导到警情灾情第一线。同时高度的警觉与迅捷的行动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时刻“瞪大眼睛”,24小时紧盯雨情、水情、汛情变化,绷紧思想之弦,以万全准备应对各种可能。


坚守一线,抢险救灾走在第一线。“我是党员我先上”“大家跟我一起上”这样的声音在防汛救灾工作的最前沿不绝于耳。也正是有这样敢于叫响的精神,在面对急难险重问题时,才能做到闻令而动、快速响应,让群众在风雨中吃下“定心丸”。所谓“灾情面前,大家拧成一股绳”,不仅是党员干部这单独一个群体,更是密云区凌晨一点仍奔跑在第一线的村干部,是在水中奋战失温也要坚守一线的白宗辉,是喊出“我们有一口吃的,就不能让他们饿着!”的孟二梅……他们既是一个人也是一群人的缩影,他们是无数的平凡英雄,用身躯为群众筑起安全堤坝。在一线工作中全力做好群众转移、道路抢通、物资调配等工作,在一线工作中紧急及时的为灾情争取时间、缓解压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减轻人民群众的损失。


修复重建,安民暖心理好后半篇。天灾无情,却压不垮“人间有情”的安民暖心底色。无论是物质上的安置、重建、补贴,还是精神上的心理疏导抚慰受灾群众的创伤,政策的落地落实都要将民生底线把紧把劳,都要以体贴入心的情怀,聚焦群众所需,满足群众所求,真正将工作做到需求上、心坎上、刀刃上。让防汛救灾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以民为本,初心不变。在防汛救灾中,不论是前期的工作预警最前沿,防汛过程中的坚守一线,还是灾后的保证服务安心工作,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始终都离不开的就是人民二字。正是这样的用实际行动托举民生福祉,才造就中国式救灾的一段佳话。正所谓“哪里有险情灾情,哪里就有党旗飘扬,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在未来,无论面对何种更多灾情救灾问题的道路上筑牢群众安全防线都将是我们不便的底色。(平原县委组织部:金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