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强身健体”,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2025年07月29日   来源 : 清风网   作者:   于志伟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面对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复杂挑战,必须坚持系统思维,通过“选好领头雁”凝聚核心力量、“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夯实组织基础、“用好基层自治”激发内生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一、选好“领头雁”,筑牢基层治理“主心骨”。基层治理的效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头雁”,基层党组织书记是治理体系中的关键少数,必须把政治素质作为选人用人的第一标准,其次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从致富能手、返乡创业青年、退役军人等群体中发掘人选,确保选出的带头人既能坚定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能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同时,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将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标尺,对表现优秀的给予激励,对不作为、乱作为的及时调整,确保“领头雁”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劲头,成为群众信赖的“主心骨”。


二、抓好队伍建设,激活基层治理“红细胞”。党员如同流动的“红色细胞”,是基层治理最贴近“动脉”的关键能量,抓好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就是坚实筑牢党执政的根基。要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不断创新组织生活的方式方法,严禁出现“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的现象;要大力推动党员作用发挥常态化,建立“立足岗位、争创一流”作用发挥机制,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等,引导基层党员在本职岗位上担当作为、奋勇争先。


三、用好基层自治,培育基层治理“内生力”。基层自治是基层治理的重要方式,用好基层自治,能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形成治理合力。要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让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决策者和受益者;要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通过村民议事会、居民恳谈会等形式,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群众关切的问题。此外,要鼓励群众参与到公共事务管理中,注重发挥妇女“覆盖最广泛、心思最细腻、群众最亲近、调解最前沿”的优势,化解矛盾纠纷,让群众在自治中增强责任感和认同感,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治理氛围。(中共青岛市即墨区委组织部:于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