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甘薯地里的“粮安密码”
2025年07月29日   来源 : 清风网   作者:   梁光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七月盛夏,泗水县杨柳镇的万亩薯田正进入块根膨大期。当中宣部授予徐淙祥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消息传来,这个以甘薯产业闻名的农业乡镇,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诠释着“多种粮、种好粮”的深刻内涵。


龙头企业里的"种好粮"实践。在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利丰公司,全自动生产线正将新鲜薯块转化为优质淀粉。这家处于杨柳镇甘薯全产业链体系中的“链主”,通过开展甘薯良种筛选,先后引进国内外100多个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筛选适宜种植的高淀粉加工品种济薯25、优质鲜食品种济薯26,大力应用良种、推广良法、建设良田、推行良制、运用良机,指导打造了集机械化、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为一体的高品质甘薯生产基地,带动片区周边群众种植甘薯30万亩,生动诠释着"藏粮于技"的现代内涵。


田园综合体中的粮安新篇。走进薯乐恬园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孔家村利用集体建设用地、老旧办公场所入股建设的甘薯博物馆、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已经开始运营。利丰公司利用废水处置配套用地打造的蔓游杨柳柔时光休闲博览区,集生态种养、旅游观光于一体,满池荷花飘香。甘薯种植及农耕文化研学体验基地、甘薯主题酒店等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薯乐恬园项目建成后,年接待游客可达到15万余人,通过发展特色民宿、甘薯文创、甘薯宴等富民产业,可新增1000多个间接就业机会,实现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真正让美丽乡村变成了美丽经济。


甘薯产业链上的初心传承。“现在种薯讲究科学,就像‘时代楷模’徐淙祥同志说的要‘藏粮于技’。”一位正在车间操作的技术员指着甘薯产品检测公共平台说。杨柳镇紧盯甘薯产业近50年,在各项政策措施有效推进下,从无到有、从大到强,用小甘薯撬动起大产业,构建形成了集“育苗、种植、储销、研发、加工、物流”于一体的甘薯全产业链体系。选拔了一批“田秀才”“致富带头人”“乡土专家”,完成了农业云基础平台、农产品质量监测等系统版块设计开发,这正是“把饭碗端牢”的生动注脚。


垄亩之间见精神。当“时代楷模”的榜样力量遇见依靠发展甘薯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一幅新时代的粮安画卷正在杨柳镇的万亩薯田徐徐展开。(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杨柳镇人民政府: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