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让村干部既又干头又要奔头
2025年07月29日   来源 : 清风网   作者:   李广丽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村干部是乡村振兴的“领头雁”,是连接政府与基层的重要纽带。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直接影响乡村振兴推进。当前一些村干部面临工作压力大、待遇低、发展空间有限等问题,导致队伍不稳定、干劲不足。要让村干部真正“有干头、有奔头”,必须从基层减负、政策扶持、待遇保障三方面入手,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 


持续推进基层减负,让村干部轻装上阵。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村干部往往身兼数职,既要落实政策,又要应付各种检查、报表,导致精力分散,难以聚焦主责主业。近年来,中央持续推进基层减负,但一些地方仍存在形式主义问题,如过度留痕、重复填表等,让村干部疲于应付。要让村干部真正“有干头”,就必须减少不必要的行政负担。一是上级部门应优化考核机制,减少“痕迹管理”,避免“以材料论英雄”;二是可以借助数字化手段,简化报表流程,让村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把更多时间用在走访群众、谋划发展上。只有让村干部从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他们才能集中精力办实事、谋发展。 


加大对农村扶持力度,拓宽村干部发展空间。乡村振兴离不开政策支持,村干部的干劲也离不开发展机遇。当前,一些农村资源匮乏、产业薄弱,村干部即使有想法,也因缺乏资金、技术等支持而难以施展拳脚。因此,必须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为村干部干事创业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政府可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引进社会资本、推动产业项目落地等方式,增强农村“造血”功能。同时,可以设立专项扶持基金,支持村干部领办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让他们在带动村民致富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此外,还应加强培训,提升村干部的治理能力和经营水平,让他们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大显身手。 


关注农村干部待遇,增强职业吸引力。待遇保障是稳定村干部队伍的关键。目前,许多地区的村干部收入偏低,且缺乏完善的晋升和养老保障机制,导致一些有能力的人不愿担任村干部,或在任期内缺乏长期奋斗的动力。要让村干部“有奔头”,就必须提高他们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一是应合理提高村干部的工资补贴,确保其收入与工作强度相匹配,并建立绩效奖励机制,让干得好的干部得到实惠。二是要打通晋升通道,比如优先选拔优秀村干部进入乡镇公务员或事业编制,让他们看到职业发展的希望。此外,还可以探索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其安心扎根基层、服务乡村。 


村干部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只有让他们“有干头、有奔头”,才能激发农村发展的活力。通过持续推进基层减负、加大政策扶持、提高待遇保障,才能让村干部心无旁骛地干事创业,在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实现个人价值,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迈向美好生活。(贵州省从江县往洞镇人民政府:李广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