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以学促干,让学习教育成果成为 应急管理的澎湃动能
2025年07月29日   来源 : 清风网   作者:   沈全伍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在应急管理领域,学习教育从来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筑牢防线、守护民生的“必修课”。当学习教育成果真正转化为工作动力,应急管理队伍才能在风险挑战面前更有底气、更具战力。


以学铸魂,凝聚应急奋进力量。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习教育的首要价值在于凝聚共识、校准方向。应急管理系统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内容,不断强化“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这正是转化工作动力的核心密码。当每一名应急人都深刻理解“守夜人”的职责分量,把学习中涵养的政治担当、使命意识融入血脉,面对突发灾害时的冲锋在前、面对安全隐患时的较真碰硬,便会成为发自内心的行动自觉。例如,在专题学习中领悟到“防范胜于救灾”的深刻内涵后,基层应急干部会主动将风险排查的触角延伸到企业车间、田间地头,用脚步丈量安全底线,这种由思想自觉催生的工作主动性,远比行政命令更具持久力。


做实转化,应急理论融于实践。转化学习成果,关键要在“做实”上下功夫,让理论与实践产生“化学反应”。应急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学习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会议中,而必须体现在执法检查的严谨性、应急处置的高效性、服务群众的精准性上。在安全生产监管中,把学习到的法规条文、监管方法转化为“一企业一策”的精准治理方案,避免“一刀切”式执法;在防灾减灾中,将学到的预警知识、避险技巧转化为面向群众的“敲门行动”“喇叭宣传”,让防灾意识深入人心;在应急演练中,把学到的协同作战理念转化为跨部门联动的顺畅流程,缩短从“纸上推演”到“实战响应”的距离。


服务温度,映照为民学习成果。服务群众的“温度”,是检验学习成果转化的试金石。应急管理工作直面群众急难愁盼,学习教育中涵养的为民情怀,最终要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当干部们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群众的小事就是大事”,便会在灾后安置时多递一瓶水、多问一句话,在安全培训时用方言讲政策、用案例说风险,让群众感受到应急服务的暖意。一些地方应急管理部门将学习教育与“我为群众办实事”结合,针对老年人群体推出“急知识漫画手册”,为小微企业提供“安全体检上门服务”,这些举措看似细微,却正是学习成果转化为民生福祉的生动实践。


机制长效,保障学习持续转化。长效机制的建立,是确保学习动力持续转化的保障。要避免 “一阵风”式学习,就必须将成果转化纳入日常管理,通过“学习—实践—反思—提升”的闭环,让每一次学习都成为工作改进的起点。建立学习成果转化清单,将理论要点分解为具体工作指标;开展“学用标兵”评选,让实干者有荣誉、有动力;定期复盘转化成效,及时调整方法路径。唯有如此,才能让学习教育不是“终点站”,而是推动应急管理工作螺旋上升的“加油站”。


应急管理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将学习成果化为工作动力,是使命更是需要。每次学习成为破题钥匙,每份感悟凝聚干事激情,应急队伍必能以更硬作风、更强能力,守护安全、筑牢平安基石。(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应急管理局:沈全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