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重阳佳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回信“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向全国老年人致以诚挚问候,并高度肯定了老年群体在志愿服务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学习回信,深感回信虽简短,却蕴含着对老龄事业的深远期许,为新时代“老有所为”指明了方向。学习此回信,我深感振奋,亦有以下深刻感悟:
一、“银发力量”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宝贵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老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老年群体在国家发展中的独特价值。他们历经岁月沉淀,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技能与经验,更具备服务社会、传递正能量的自觉。“银龄行动”正是这一价值的生动体现——老年志愿者深入基层,以专业所长助力教育、医疗、宣传、乡村振兴等领域。回信将这种奉献精神升华为“银发力量”,赋予其服务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使命。这启示我们:老龄化并非社会负担,而是亟待激活的“人才宝库”。
二、“老有所为”需要健康心态与制度保障的双重支撑
回信中提出的“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与“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辩证统一,为老年生活描绘了理想图景。一方面,老年人需保持进取精神,主动融入社会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必须完善老龄政策,聚焦急难愁盼问题,在保障养老权益的同时搭建“老有所为”的平台。例如,通过优化社区志愿服务机制、设立银龄专家智库、鼓励参与基层治理、政策宣传、专业讲座等,让老年人才“退而不休”,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三、老龄事业关乎国家发展全局,需全社会协同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把老年人生活保障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凸显了老龄工作的系统性和重要性。这不仅是家庭责任,更是国家战略:各地要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为深入开展“银龄行动”注入活力,引导老年人以志愿服务形式积极参与基层民主监督、移风易俗、民事调解、文教卫生,政策宣传、家风传承等活动。最后是关键,就是加强离退休干部职工基层党组织建设,鼓励和引导老党员结合自身实际及拥有的特长贡献“银发力量”,真正体现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我不是专家,但系统学习过土地管理相关专业知识。随着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克服重重困难,力求在新征程上不掉队,不断学习、探索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新知识、新要求、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认识,明确了方向。虽然退休15年,一直在做着局各项老年工作。下一步,继续围绕自然资源局夕阳红志愿者品牌理念、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建言献策、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开展志愿服务,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瑞昌故事。(自然资源局:王义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