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让每一名党员都成为一面旗帜
2025年07月30日   来源 : 清风网   作者:   孙超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在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党员既是“先锋队”,也是“主力军”。如何激发党员队伍活力,让每一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是新时代加强基层党建的重要课题。当前,部分农村党员还存在作用发挥不明显、联系群众不紧密等问题,必须从教育管理、载体创新、机制保障等方面综合施策,真正让党员“动”起来、支部“活”起来、群众“跟”上来。


立标尺,让党员“有方向”。党员作用发挥,首先要明确“该干什么”。要推行党员“承诺践诺”制度,每名党员结合自身实际认领政策宣传、矛盾调解、技术帮扶等具体事项,并在村务公开栏“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接受群众监督。通过细化责任清单,把“做合格党员”的要求转化为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同时,建立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将参与组织生活、服务群众成效等量化,让先进者有荣誉感、后进者有紧迫感。


搭平台,让党员“有舞台”。推进“党员中心户”挂牌联户,每名党员就近联系5—10户群众,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民意收集、困难帮扶;在农村,要将“党员责任区”覆盖田间地头,党员带头推广新技术、解决生产难题。实践证明,只有搭建务实管用的载体,党员作用才能落地见效。要因地制宜设立党员示范岗、志愿服务队等平台,在产业发展中让党员带头试、带头干,在基层治理中让党员当“和事佬”、做“贴心人”,真正使党员成为群众身边的“主心骨”。


强保障,让党员“有干劲”。建立“政治生日”关怀制度,在党员入党纪念日发送短信问候、赠送学习资料。这既增强了党员的归属感,也解决了实际困难。要健全激励关怀机制,对表现突出的党员给予表彰奖励,对生活困难的党员落实帮扶措施,同时畅通优秀党员进入村“两委”的渠道,让党员既有“面子”也有“里子”。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只有激活基层党组织的“红色细胞”,才能凝聚起推动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各级党组织要把党员教育管理抓在日常、严在经常,既要压担子、也要搭梯子,既要严要求、也要真关爱,让每一名党员都成为服务群众的“排头兵”、攻坚克难的“急先锋”,在广袤田野上书写新时代的红色篇章。(禹城市委组织部: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