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八秩峥嵘,岁月如歌。抗战胜利八十年来,在血火熔炉中淬炼出的伟大抗战精神早已融入民族血脉,成为照亮我们穿越时代风浪的永恒灯塔。作为新时代青年组工干部,不仅是历史荣光的聆听者,更应是伟大精神的接棒者与践行者。
以“向死而生”的忠诚信念铸魂,在政治锤炼中挺立“组工脊梁”。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回望抗战十四载,无数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其灵魂深处是对信仰的磐石般坚守。组织工作作为政治工作生命线,青年组工干部尤需传承这份精神内核,将政治信仰、政治标准视为选人用人的“首道闸门”。从公务员招录、人才引进、干部提拔中深入考察政治素质,到教育培训中系统强化理论武装,再到日常管理中严明政治纪律规矩,必须以“火眼金睛”与“铁肩膀”守护党的纯洁肌体。抗疫战场、扶贫一线,无数党员干部挺身而出,以生命担使命,正是政治忠诚在和平年代的生动体现。青年组工干部当以榜样为镜,在组织工作中为“忠诚干净担当”者铺设坦途,为政治上的“两面人”筑牢堤坝,确保党的队伍永远保持“向死而生”的赤诚本色。
以“万众一心”的团结伟力强基,在固本培元中筑牢“组织堡垒”。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抗战的胜利是全民族觉醒与团结御敌。这启示我们组织工作的力量之源在于扎根人民、凝聚人心。青年组工干部须深谙“支部建在连上”的制胜密码,将万众一心的团结伟力转化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切实行动。乡村振兴一线,浙江“千万工程”的辉煌成就,正是万千基层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生动体现,新时代的“枫桥经验”,彰显了党组织引领下多元共治的强大合力。我们当聚焦基层党建的“最后一公里”,推动资源向一线下沉、政策向基层倾斜,使每个支部都成为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坚强堡垒,让“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磅礴伟力在新时代奔涌不息。
以“百折不挠”的攻坚韧劲砺才,在时代前沿锻造“硬核队伍”。艰苦卓绝的抗战,锤炼了中华民族越战越勇的韧性与智慧。如今,面对百年变局中的科技壁垒、发展瓶颈,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支具备“百折不挠”精神的攻坚铁军。青年组工干部肩负识才育才用才重任,当以战略眼光聚焦国家发展重要领域,在关键处搭台子、压担子,注重在重大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为担当者担当,为实干者撑腰,在科技前沿、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主战场精心淬炼人才,为新时代社会发展打造一支勇于担当、敢闯敢拼的坚韧队伍。
历史烽烟已远,精神火炬长明。抗战胜利八十载的回响,正是我们重整行装再出发的嘹亮号角。广大青年组工干部当自觉接受伟大抗战精神的洗礼,在选贤任能、固本强基、砺才攻坚的主战场发挥组织之力,在新时代的宏阔画卷上续写无愧于先辈、无愧于人民的组工华章。(中共保康县委组织部: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