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深耕教育沃土 践行委员担当——记从江县政协委员、县城关第四小学副校长吴艳敏
2025年07月30日   来源 : 清风网   作者:   石旭锋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在从江县的教育园地里,有这样一位深耕者:她扎根讲台十九载,用匠心浇灌桃李;她履职政协委员,以初心传递民声。她就是从江县城关第四小学副校长、中小学一级教师吴艳敏。这位39岁的侗族女教师,在教育与社会服务的双赛道上,以专业与热忱书写着动人篇章。

screenshot-1753885952685.png

教育路上的追光者:从讲台到管理的深耕 

吴艳敏的教育初心,源于家庭的熏陶。父亲作为老校长扎根一线的身影,在她心中种下了对教育事业的向往。2005年从凯里民族师范学校毕业后,她从高增乡小黄小学起步,2015年调任从江县城关第四小学,从普通教师到学校的副校长,每一步都印刻着对教育的执着。


在业务提升的道路上,她从未停歇。先后参加全省农村骨干教师英语脱产研修、校长专题培训并获“优秀学员”称号,数十次国培计划、学科培训持续拓宽她的教育视野。这些积累化作教学实践的底气。 


作为课程改革的带头人,吴艳敏擅长将先进理念转化为生动课堂。她在所任教的学科赛事中多次获奖,承担多节县级示范课,担任州级竞赛评委,逐步从县骨干教师成长为州级骨干教师。在科研领域,她参与的州级重点课题研究成果《“侗歌润心,文化育人”》获州基础教育成果特等奖,为非遗文化进校园提供了实践样本。


在提升自身的同时,吴艳敏始终不忘带动青年教师成长。她牵头学校“青蓝工程”,与多名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对子,从备课思路、课堂调控到课题研究手把手指导。近三年,她带领青年教师团队打磨优质课,多名教师在县、州级竞赛中获奖,指导的课题研究也顺利结题,不少青年教师成长为学校教学骨干。

screenshot-1753885975664.png

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不止于成绩的守护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团火。”这是吴艳敏常挂在嘴边的话。课余时间,她总在画室、教室间穿梭,辅导学生画画、写作文。在她的指导下,学生绘画、书法作品多次在县级及以上比赛中获奖,带领学生参加州级劳动技能竞赛也获得认可。


作为副校长,她推动学校构建“全面育人”体系。在她和团队的努力下,从江县城关第四小学近年斩获上百项荣誉:2020年获评“全国文明校园”,2023年成为“贵州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学校”,连续多年获县、州“教学质量优秀学校”称号。这些成绩背后,是她带领教师团队落实“先学后教”模式、减轻学生负担的持续探索。

screenshot-1753885992018.png

政协履职的践行者:民生关切的传声筒

“政协委员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2021年至今,吴艳敏提交的提案始终聚焦民生痛点。针对城乡教育资源不均,她提出《关于从江县城乡教师均衡配备的建议》,被列为重点调研课题;关注校园周边安全,《关于学校门口交通拥堵及流动小贩占道经营的建议》推动了环境整治;着眼居民出行,《关于优化延伸我县2路公交车终点站的提案》促成线路调整。


在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她作为教育界代表发言,直指基础教育存在的短板,提出“加强农村教师培训”“推进幼小衔接”等务实建议,引发广泛共鸣。“每一次调研都要走到群众中去,每一条建议都要经得起检验。”这是她履职的准则。

screenshot-1753886012129.png

从课堂到校园,从提案到民生,吴艳敏以教育者的严谨与政协委员的热忱,在平凡岗位上践行着使命。正如她所说:“教育是慢的艺术,服务是实的担当,我会一直走在这条路上。”(贵州省从江县政协办公室:石旭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