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心灯照亮河崖村——中广核驻吐木秀克镇河崖村 第一书记的驻村足迹
2025年07月31日   来源 : 清风网   作者:   陈俊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料峭寒风裹着新春的气息和第一缕年味,在新疆吐木秀克镇河崖村悄然弥漫时,第一书记梁涛已然到了村口。从城市到村庄,他肩扛行囊,也担起一份沉甸甸的托付。他春节前初抵河崖村,来不及掸去满身风尘,便一头扎进了村晚筹备的忙碌里。暖阳下,他俯身给孩子们递过新年红包,笑容里淌着暖意,祝福里裹着真诚,那双眼眸映出的,早已把这片土地当作了血脉相通的故土。


田垄阡陌间的躬行身影

春寒尚未褪尽,田埂上的泥土还凝着料峭的冷意。他俯身查看冬小麦幼苗,指尖轻触蜷曲的嫩叶,细细询问着墒情与收成。裤脚早已蹭上深浅不一的泥痕,鞋底沾满晨露凝结的白霜,田垄间那串深一脚浅一脚的足印,正是他丈量河崖村农业根基的无声刻度。

第一书记看望孤寡老人.jpg

春耕的号角一吹响,他挽起衣袖,带着驻村工作队员和村“两委”干部,径直扎进困难群众的核桃林。修枝剪起落间,疏朗的枝叶簌簌纷落,汗水顺着额角淌进衣领,掌心沾满黏厚的树胶。那些被精心修剪的枝丫,又何尝不是他与村民一同梳理生活困顿、播撒未来希望的鲜活注脚?


门槛炕头边的暖心温度

脚步踏遍村里的家家户户,他叩开的不只是斑驳的柴扉、厚重的木门,更是村民们悄然紧掩的心扉。在残疾乡亲的葡萄凉亭下,他与对方促膝而坐,耐心听着那些藏在心底的话;在孤寡老人的小院里,他轻声嘘寒问暖,目光里淌着化不开的柔和。那些锁在眉间的愁苦、漾在眼底的期盼,他一一记在本子上、握在掌心里,更沉甸甸地放进了心窝。村里每一户的故事,早已成了他心头扯不断的牵挂。


暮色漫过村巷时,村委会门口,小女孩正借着檐下那盏昏黄的灯埋头苦读。他悄然折回,一盏明亮的台灯旋即在小书桌旁亮起。俯身讲解作业时,他温和的侧影映在墙上,与孩子专注明亮的眼睛相映,构成一幅无需言说却暖透人心的剪影。这束光,明明灭灭间照亮了眼前的书页,更在悄然间点亮了乡村未来的万千期许。


专业与情怀的星火交汇

村民们为那套40kW光伏设备的安全暗自揪心时,他凭着扎实的专业功底,悄然化身为“光明卫士”。他蹲在设备旁细致排查每一处接口,指尖划过线路,潜在的隐患被揪出。村民们眼中渐渐舒展的踏实、全然交托的信任,正是他的专业技能在乡土上生的根,结的果。电流在设备中平稳流淌,恰似他默默守护村庄安宁的承诺,无声却坚定。

第一书记为孩子辅导作业.jpg

河崖村的土地,早已把这个身影刻进了肌理。从新春村口递出的暖意,到田间地头浸透衣衫的汗水;从葡萄亭下抵心的絮语,到村委会门口点亮的灯火;从光伏板前专业的检修,到书桌旁耐心的课业辅导。这从来不是浮光掠影的短暂停留,而是以真心为犁、以深情为种,在河崖村的土地上深耕不辍的印记。


他以踏遍村巷的脚步为笔,以浸透衣衫的实干为墨,更以一颗滚烫的心,为河崖村点亮了一盏盏暖透人心的灯。这灯,照亮孩子们伏案苦读的课桌,照亮乡亲们弯腰耕耘的田野,照亮孤寡老人不再孤寂的院落,更照亮整个村庄在振兴路上愈发清晰的方向。这灯光或许不似霓虹般夺目,却带着穿透岁月的坚韧。因为它燃烧的,是一位第一书记扎根泥土的执着,是奉献乡土的无悔初心,是“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深沉情怀。(中广核集团驻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吐木秀克镇河崖村驻村工作队:陈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