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作为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肩负着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重任。然而,当前一些基层干部却在名目繁多的考核、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等形式主义的重压下不堪重负,难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让他们得以轻装上阵、真抓实干,这一举措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直面基层痛点,从精简文件、会议,考核“瘦身”等多个方面入手,为基层干部卸下了沉重的“枷锁”。在文件方面,通过严控数量与篇幅,实行发文计划管理、总量管控和立项制度,明确字数上限,倡导简洁文风,并强化动态监管,防止变相发文,让基层干部从繁琐的文件收发、传阅中解脱出来,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政策落实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精简会议则严格实行会议计划管理,压缩会议规模,减少陪会,建立会议效果评估机制,杜绝以会议落实会议,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深入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考核“瘦身”通过统筹安排督查检查考核活动,合并相近项目,推行年度督查计划管理,以数字赋能减少基层填表报数负担,并强化跟踪督查,让基层干部摆脱迎检压力,专注于实际工作。
减负不仅是对基层干部的关爱,更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关键。当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他们就能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走村入户、倾听民声、解决问题。他们可以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困难,为群众提供更精准、更贴心的服务;可以将更多的心思放在推动地方发展上,积极谋划项目、促进产业升级、改善民生福祉。江西持续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累计解散不必要的工作群1.9万余个,让基层干部从繁琐的“指尖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精力投入到为群众服务的工作中,提高了基层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增强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认同感。
为了让基层干部真正轻装上阵,除了落实《若干规定》中的各项举措,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制度执行,防止形式主义反弹回潮。一方面,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增加基层负担的行为严肃问责;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堵塞制度漏洞,让形式主义无处遁形。同时,还应关注基层干部的成长与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晋升空间,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动力。
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基石,让他们轻装上阵,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的印发为契机,切实为基层干部减负赋能,让他们在广阔的基层天地中大展拳脚、建功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剑河县磻溪镇人民政府:杨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