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建议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网络征求意见活动参与度高、覆盖面广,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次“生动实践”。当三百一十一万条来自四面八方的“金点子”如江河奔涌汇入国家规划编制主渠道,昭示着一个深刻启示:亿万网民指尖跃动的智慧火花,正是中国式现代化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
这三百一十一万条建言,其意义远非数字的简单叠加。它生动勾勒出数字时代中国民主政治演进的全新图景。借助互联网技术,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从官方学习平台到主流新闻客户端,互联网技术为最广泛的人民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制定铺设了一条前所未有的“民意直通车”。外卖小哥在配送间隙通过手机提交了完善城市非机动车道的建议,退休教师在“学习强国”平台上详细论述了社区养老服务的优化方案……键盘敲击声中,无数普通人的智慧与期盼融入国家发展蓝图。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这种“广泛深入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智”的实践,将亿万人民的心声与宏大的国家规划紧密连接在一起,让人民民主的抽象理念,在数字浪潮中化为每个公民指尖的生动实践。
汇聚的三百一十一万条建言,是民意的汪洋大海,更是提升决策科学性的源头活水。从优化托幼服务到完善社区养老,从呼吁教育公平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从思考科技创新前沿到谋划绿色发展长远……网民建议覆盖领域之广、问题聚焦之准、对策思考之深,令人惊叹。这充分印证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真理。自建议征集启动,网民建言便刷屏朋友圈;征集结束,千万条智慧结晶为规划编制提供宝贵参考,这不仅是“认真研究吸纳”的承诺兑现,更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彰显。从人民大会堂到市井人家,从政策制定者到普通网民,一种基于信任与参与的强大合力已然凝聚。
“十五五”规划承载着人民对未来的共同期望,而此次网络问政的生动实践,为规划的最终形成注入了深厚的民意根基。当亿万网民的智慧之光融入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当键盘上的心声转化为政策制定者案头的重要参考,我们切实地感受到,一种根植于数字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新实践正稳健前行,在人民大会堂的庄重决策与方寸屏幕间的热情参与之间,键盘声与心跳声同频共振,共同奏响着中国式现代化的雄浑交响。(加榜乡政府: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