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永葆为民初心 书写新时代民生答卷
2025年08月27日   来源 : 清风网   作者:   张鹏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对在高质量发展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作出全面部署。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体悟“政之所兴在顺民心”的千古至理,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情怀,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民生工作,用实实在在的成效兑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


常怀赤子之心,答好“情系百姓”的初心卷。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千古咏叹,到《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想蓝图,民本思想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焦裕禄“活着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治好沙丘”的临终呐喊,孔繁森“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的深情告白,黄文秀将青春献给扶贫事业的坚定抉择……一代代共产党人用生命诠释为民初心。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这份赤子情怀,常走田间泥路,常坐农家板凳,常听百姓心声,真正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要完善“民呼我为”工作机制,建立民生诉求快速响应体系,让每一项惠民政策都带着温度落地,每一件民生实事都饱含深情推进。


砥砺实干之能,答好“造福于民”的担当卷。“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民生工作最需要求真务实,最忌讳形式主义。从宋代王安石“变风俗,立法度”的熙宁新法,到明代张居正“一条鞭法”的赋税改革,历史上任何一次成功的民生改善,无不建立在扎实行动之上。当前,要聚焦“一老一小”民生重点,持续推进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建设;要破解“看病难、看病贵”民生痛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应对“就业压力”民生难点,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下足绣花功夫,对民生难题建立台账清单,实行销号管理。要创新运用数字技术打造“智慧民生”平台,通过大数据感知民生冷暖,借助云计算研判民生需求,让民生服务更加精准高效。


永葆进取之志,答好“为民谋福”的奋斗卷。“志之所趋,无远弗届。”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从司马迁“治国之道,富民为始”的远见卓识,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博大胸怀,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永无止境。新征程上,要瞄准共同富裕目标,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把握人口发展大势,构建全生命周期民生服务体系;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建设韧性城市和美丽乡村。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绩观,既做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要善于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上海“一网通办”等先进经验,在比较中找差距,在创新中求突破,不断提升民生工作水平。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生是最好的注脚。”让我们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哲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以“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持续奏响“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的时代强音,用汗水和智慧在华夏大地上绘就最新最美的民生画卷,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6周年!(德州市庆云县东辛店镇人民政府: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