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穿越94年的星火:当年呐喊,今日征程
2025年09月18日   来源 : 清风网   作者:   孙辉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残阳如血,山河呜咽;警钟裂空,醒世长鸣。”94年前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蓄谋炸毁沈阳柳条湖铁路,反诬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悍然发动侵华战争。铁蹄踏碎东北三省,白山黑水间骤起民族存亡的烽烟。在这至暗时刻,中国共产党率先擎起抗日大旗,挺膺担当、奋起冲锋,组织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以血肉之躯筑就钢铁长城,奏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序曲。


历史回响:永葆警醒的民族基因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当代青年当以史为鉴,在九一八的警世钟声中淬炼精神筋骨,以点点青春星火汇聚成民族复兴的璀璨光芒,照亮前行之路,辉映未来之梦。从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到台儿庄血战重铸民族脊梁;从百团大战彰显战略智慧,到敌后战场凝聚全民力量——那段烽火岁月孕育的伟大抗战精神,恰似永不熄灭的火种,照亮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壮阔征程。


人民至上:永葆初心的力量源泉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从九一八事变后全民族抗战的壮烈史诗,到今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从脱贫攻坚战场上百万干部驻村帮扶,到共同富裕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坚定誓言——历史昭示:青年一代须厚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永葆“枝叶关情、民生在心”的赤子之心。少一些“纸上谈兵”,多一些“俯身躬行”;少一些“远程指挥”,多一些“一线破题”。青年干部当真正走近群众,倾听民声,解决民忧,以实干兑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


使命在肩:永葆奋进的青春姿态

昔日鲁迅先生疾呼:“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九一八事变后,清华学子施滉组织“美洲华侨反日大同盟“,北平学生冒死举行抗日示威,东北义勇军战士杨靖宇胃中仅存棉絮草根仍坚持战斗……这些青春身影,在民族危亡时刻迸发出惊天动地的力量。历史并未走远,吾辈亦非看客。今日之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我们须以“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以“闯”的精神、“拼”的劲头,投身时代洪流。在基层一线锤炼筋骨,在困难面前磨砺意志,赓续“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抗战精神,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扛起民族复兴之责。当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毅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魄力攻坚科技最前沿,让“强国有我”的誓言在时代浪潮中激荡回响。


星火燎原:永葆开拓的创新精神

十四年浴血抗战,铸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百年砥砺奋进,锤炼“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改革魄力。从“两弹一星”突破技术封锁,到“天问”探火叩问苍穹;从“复兴号”驰骋神州大地,到“奋斗者”深潜万米海底——新时代青年当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勇立潮头,在绿色转型赛道上领跑争先,让青春智慧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绽放异彩。


历史长河奔涌不息,时代答卷常写常新。当警世钟声穿越94年时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历史的伤痕,更是精神的传承;我们肩负的不仅是个人的理想,更是民族的期望。让我们以青春为笔、以奋斗为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史诗中,写下属于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这,便是对九一八最深情的告慰,对先烈最崇高的告慰!(日照市东港区南湖镇弓山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孙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