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以“五问”叩初心 以“五争”践使命
2025年10月11日   来源 : 清风网   作者:   张露桐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在经开区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上,塔吊林立的建设现场与川流不息的物流通道交织成奋进图景,科技创新的浪潮与产业升级的号角激荡着时代强音。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我们既是这片热土的追光者,更是答卷人。面对“五问五争”的时代考题,唯有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叩问初心,以躬身入局的姿态淬炼本领,方能在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青春加速度,书写“双向奔赴”的奋斗诗篇。


一、破除“躺平心态”,在勤奋好学中锤炼专业素养

“知不足”是年轻干部在成长进步中发现不足、自我改进、自我进步的过程。只有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局限与不足,才能不断进步。因此,年轻干部要在理论学习上“知不足”,始终保持理论学习“热运行”,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必修课和常修课,定期列出学习主题,坚持久久为功,使其成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行的一种习惯,从而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在能力本领上“知不足”,努力增强“八大本领”、提高“七种能力”,自觉把身子俯下去、把心思沉下来,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在工作中要有精细功夫,涵养“工匠精神”,不断解锁业务新技能,争做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同时,多去田间地头走一走、看一看,真心拜人民为师,虚心向人民求教,诚心向人民学习,不断总结“人民经验”,让基层工作避免差错、少走弯路、提高能力。


在工作中表现出的一种永不满足、永不停歇的进取精神。要鼓足干事创业的热情,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把自己的标准定得高一点,对自己的要求更严一点,始终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努力在思想上求突破,在行动上求突围,在境界上求提升,不断提高敢担当、善担当、能担当的勇气和能力。


二、打破“惯性思维”,在敢为人先中开辟发展新局

为改革蓄力,以守正创新为依归,在孜孜奋进中探求“未知”开启“新知”。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不错失机遇、把握引领时代潮流。改革的实践一再告诉我们,在这个时机制胜的时代,只有善于打破思维定式,勇于冲破狭隘视野,才能迅速找准问题症结所在,才能打破路径依赖,闯出发展新路。广大青年干部要勇于跳出“舒适区”,借鉴“老路”而不盲从“老路”,在工作中学会找规律、想办法,举一反三,在流程上优化,在细微处提升,努力把过去做过的事做得更好;要开阔思路、积极探索,善于用创新的举措来突破瓶颈,做到既苦干实干、又会干巧干,积极展现青年干部先锋者、探路人的担当作为。


三、摒弃“躺平心态”,在躬身入局中扛起使命担当

为时代奉献,以坚守初心为底色,在为民服务中做好“一时”追求“一生”。二十届三中全会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重大原则之一,进一步凸显了改革的价值取向。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人民情怀的传承和理论成长的脉络清晰地记载着我们党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时时造福人民的伟大实践。广大青年干部要将“人民至上”的理念贯穿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始终保持公仆之心,以民心为大、民生为重、民苦为忧,让为民造福的理想信念成为心中的灯塔、一生的追求;要经常扑下身子走进群众、深入基层,从点滴小事做起,真心实意与群众拉家常、交朋友,做到嘴里说真话、眼里见实情,耳中听心声,真心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威海经区皇冠街道:张露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