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基层治理,核心在党建引领,关键在精耕细作,唯有锚定这两点,才能破解民生难题、筑牢治理根基。通过强化政治引领、统筹资源、精准施策、深化创新,党建全力赋能基层治理,推动其从“粗放型”迈向“精耕细作”,切实解决群众忧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一、党建领航,筑牢根基,凝聚治理合力
治理之要,在于强基固本。我们始终将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基层治理的“根”与“魂”,以高质量组织建设激活治理动能,推动各方力量向基层汇聚、各类资源向基层倾斜。
着力夯实组织体系“硬支撑”。聚焦基层党组织覆盖的“广度”与“深度”,优化党组织设置模式、织密组织网络,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打通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切实实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党员身影”。同时,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抓实党员教育管理,提升党员政治素养、锤炼服务本领,打造一支“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的基层党员队伍。
二、精耕细作,服务为民,精准化解忧困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绣花”功夫做好民生服务,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实在。主动深入基层,下到田间地头,听民声,解民忧,变“群众上门找服务”为“党员上门送服务”,结合重要节点与群众需求,开展“惠民政策宣讲”“免费健康体检”“文化进基层”等活动,把政策、服务、温暖直接送到群众身边。同时,畅通群众意见反馈渠道,通过线上微信群、线下意见箱等方式,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让服务更有温度、治理更有精度。
三、机制创新,活力激发,赋能长效治理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绣花”功夫做细做实民生服务,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真切可感。
主动下沉到基层一线、走进田间地头,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推动服务从“群众上门找”向“党员上门送”转变。结合重要节点需求与群众实际期盼,常态化开展“惠民政策宣讲”“免费健康体检”“文化进基层”等活动,把政策红利、便民服务、暖心关怀直接送到群众心坎上。同时,畅通群众意见反馈渠道,通过线上微信群实时互动、线下意见箱定点收集等方式,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让服务更具温度、治理更显精度。
基层治理要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持续深化基层治理创新,以更实的举措扛牢责任、以更优的服务回应需求、以更强的担当破解难题,深耕基层治理“责任田”,破解民生领域“烦心事”,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与水平,让党的旗帜在基层高高飘扬,让群众的幸福生活在基层治理实践中持续升级。(剑河县南加镇人民政府:石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