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传承,是最好的致敬
2025年10月14日   来源 : 清风网   作者:   平伟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深刻揭示了敬老文化的时代内涵。时值敬老月,又逢重阳节,我们深切体会到对老一辈最好的致敬,绝非停留于节日的问候与物质的关怀,更在于将他们身上闪耀的信仰之光、积淀的智慧之泉、传承的奋斗之魂接续下来、发扬光大,这就是最具生命力的传承。

传承矢志不渝的信仰,筑牢政治忠诚的基石。老干部是党的历史、泗水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他们身上最宝贵的,是历经岁月洗礼而愈发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位鲐背之年的离休干部,坚持在家人搀扶下参加组织生活,他用颤巍的双手缴纳党费时的那份庄重,胜过千言万语;一位曾主抓农业的老县长,谈起当年如何在艰苦条件下推广农业技术时,眼中依然闪烁着理想的光芒。他们用一生践行着对党的无限忠诚。

这种忠诚,正是我们需要传承的核心。组织年轻干部聆听他们的“初心故事”,不是怀旧,而是一场深刻的政治洗礼。通过“青蓝结对”、主题党日等形式,让年轻一代在耳濡目染中,深刻理解“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将老一辈融入血脉的绝对忠诚,内化为我们“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传承信仰,是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根基永固的根本所在。

传承攻坚克难的智慧,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老干部是经验宝库,他们的智慧源于长期实践的千锤百炼。在推进某项旧城改造的复杂工程时,正是几位熟悉历史情况的老同志,提出了“尊重历史脉络、分类施策疏导”的关键建议,化解了僵局;在谋划乡村振兴特色产业时,一位退休多年的农业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本地品种的优势与市场瓶颈,其洞察力令人叹服。

这些宝贵的经验,绝不能随着他们的退休而封存。我们要主动搭建平台,变“经验存量”为“发展增量”。通过建立“银龄智库”、邀请参与重大课题调研、组织专题交流会等方式,将老同志的实践经验、专业判断,系统性地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这种传承,是对他们毕生心血的最大尊重,也是我们少走弯路、高效发展的捷径。

传承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葆不懈奋斗的姿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许多老同志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将奉献作为生命常态。一位新退休的纪检干部,主动挑起社区退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将严谨作风带到基层末梢;一位毕生从事教育工作的老教师,欣然担任年轻干部的“特聘辅导员”,用自己的一生坚守诠释“忠诚、干净、担当”。

这种奋斗不止、奉献不息的精神风貌,是最动人的“传帮带”。我们要鼓励和支持老同志在基层治理、关心下一代、文化传承等领域继续发光发热。同时,更要引导年轻干部自觉对标,学习他们“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把优良作风转化为在新征程上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实干行动。传承精神,是为了让我们这一代人的奋斗,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走得更稳。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敬老月是回顾,更是展望。让我们深刻领悟总书记关于敬老爱老的重要论述,将尊崇之心化为传承之志。通过传承坚定的信仰,让我们政治更坚定;传承实践的智慧,让我们干事更有方;传承奋斗的精神,让我们步伐更有力。这是对历史最好的负责,也是对为党的事业奉献毕生心血的老同志们最深切、最持久的致敬。(中共泗水县委组织部: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