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恪守职业准则:甘为群众“勤务员”
2025年11月14日   来源 : 清风网   作者:   张星宇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为政者,当以民为中心,以服务为己任。”无论是身处政务岗位,还是扎根基层一线,“勤务员”的定位都是职业准则的核心底色。反观少数“官僚式”从业者,秉持“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消极作风,脱离群众、漠视诉求,这与“勤务员”的初心使命格格不入。我们必须摒弃官僚习气,以实打实的行动诠释“勤务员”的责任担当。


当好“勤务员”,当以“勤”破“懒”,锚定一线坐标。“纸上谈兵不如亲力亲为”,“勤”是“勤务员”的立身之本,而“懒政怠政”的病灶源于宗旨淡化、责任缺失。回溯奋斗历程,“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翻山越岭家访数千次,把知识的希望送进偏远山区女孩心中;“最美村官”秦玥飞放弃都市优渥生活,扎根乡村田埂,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的需求。新时代从业者要主动走出“舒适区”,到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察作物长势、问农户难题,到社区治理的楼栋里听居民诉求、解邻里矛盾,到企业发展的车间里摸经营堵点、送政策帮扶。绝不能像“官僚式”从业者般久坐办公室、依赖报表汇报,而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用脚步传递温度,让“勤”成为连接群众的坚实桥梁。


当好“勤务员”,当以“实”破“虚”,锤炼务实本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是“勤务员”的成事之要,“官僚式”从业者的典型表现是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当代愚公”黄大发带领村民历时36年,在悬崖峭壁上凿出“生命渠”,解决了上千人的饮水难题;“社区主心骨”林丹扎根基层40余年,牵头成立“居民恳谈会”,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办,用实干化解了无数邻里矛盾。广大从业者当以楷模为镜,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在优化办事流程、推动“一网通办”中减环节、提效率,在搭建就业帮扶平台、开展技能培训中解民生之忧,在推进垃圾分类、整治卫生死角中护人居之美。要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担当,把每一项服务做精做细,用实打实的实绩赢得群众的真心信赖。


当好“勤务员”,当以“情”破“冷”,践行为民初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真情是“勤务员”的服务底色,“官僚式”从业者对群众诉求漠然处之,实质是情感的疏离、初心的背离。“扶贫硬汉”黄诗燕扎根脱贫攻坚一线,走遍全县所有贫困村,把群众当家人,帮村民发展特色产业,用生命践行扶贫承诺;“小巷总理”谭竹青扎根社区50余年,照顾孤寡老人、帮扶困难家庭,用真情温暖了一方百姓的心。广大从业者要厚植为民情怀,把群众的“呼声”当作“哨声”,把群众的“期盼”当作奋斗目标。接待办事群众时多一份耐心讲解,走访困难家庭时多一句关切问候,处理矛盾纠纷时多站在群众角度思考解决方案,让群众在每一次服务中都能感受到“勤务员”的温暖与担当。


“官僚习气”是服务群众的绊脚石,是拉远干群距离的离心剂。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使命需要新担当。广大从业者要以“勤”为墨、以“实”为笔、以“情”为纸,恪守“勤务员”职业准则,在为民服务的征程上奋勇争先,让“勤务员”的称号在办实事、解民忧中熠熠生辉。(庆云县中丁乡人民政府:张星宇、李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