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中秋忆古
2018年09月21日   来源 : 清风网   作者:   editor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中秋节。另外三个,即是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一词,据考证,最早见于《周礼》。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经过历代演变,大约到了明朝末期,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一般地,全国各地都要在八月十五过中秋节,以祈福寿、盼团圆。

自古以来,中秋节的内涵,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也在不断发展和丰富,形式也多彩多姿、眼花缭乱。可是到了现在,节还在,过节的味道却没了,不但越来越淡,甚至快要徒有其名了。如今过中秋,除了老爷爷、老奶奶给孙辈儿讲讲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故事外,也就是微信群里热闹一会,真正怀着一种信仰、一种至诚来纪念这个仪节的,不多,绝大多数人就是流于“打个电话问声好、送盒月饼吃顿饱”这样简单的形式,至于中秋节的来历、演变与过中秋节的意义、内蕴,没多少人会考虑了。所以,于我而言,中秋节到来之前,去翻几本旧书,从故纸堆里来找找中秋节的起源与典故,不失为一件乐事,拼成一堆文字之后,也可以在微信圈里晒一晒嘛!

一曰团圆之喜。中秋节,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亦称“团圆节”或者“女儿节”。中秋之夜,星月无语,月影婆娑,万籁俱寂。可以想象,千百年前的古人,在月明星稀的夜晚,邀朋呼友,茶酒相伴,遥看星河的璀璨与浩瀚,青墨色的天空,如盘的明月悬浮于飘渺的烟云之中,黝蓝色的天幕上散落着寒星点点,诗意还是很浓的。所以,逢中秋、待月满、盼团圆,是古往今来人们过中秋节的第一大愿望。那时候,大户人家自不必说,即使普通人家也很重视。如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所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当时的皇家还会举办“中秋晚会”,民间也不会早早休息,连小孩都不肯睡,“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而南宋的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记述得更详细,称“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虽耒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团圆,离不开的就是那圆圆的月饼。中秋节的月饼,最初只是应时的一种食物,作祭月之用,及作馈赠的礼物,大约在宋时就已有了。周密在《武林旧事.市食》记月饼为“蒸作从食”类,那时是否专作中秋的节物,还需细考。不过到了明朝,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云:“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就十分明确地指出月饼为中秋食物,并赋予它聚亲团圆的意义了。

二曰怀人之思。王建在《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有诗句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李白的诗《月下独酌》,也这样写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类似这些诗句,都表达了人们尤其是客居他乡的游子月逢中秋思乡念亲、怀人追远的情绪。而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所以能成为千古名句,就是因为道出了人们对自己思念的亲友那种真挚、强烈的情感——希望远方的亲人能够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月光皎洁、月圆美好的样子。不但有诗词,还有故事和音乐。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玄宗突然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过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与歌声,自己谱曲编舞,创作了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这个故事不需考据,自是一个神话。理由是:《霓裳羽衣曲》本是婆罗门曲,从西京传入,《唐书》里有明确的记载。关键是,据《唐逸史》所载,“罗公远,鄂州人。开元中,中秋夜伺明皇于宫中玩月……请帝同登。”陪侍的主人公成了罗公远。而罗公远自己所著《集异记》作叶法善,而《龙城记》里则作申天师。除玄宗外,同一个故事,却有三个不同的主人公式的人物,故不足信。当然,因为有了这个神话,民间对月亮的崇拜更加神秘了。望断明月泪,秋思尽染尘。曾经读到过一个书友写下的很美的一段文字:“目睹中秋的圆月在空寂的夜里踏歌,情愫也在冥冥之中抑郁而低落。月下呢喃的童话里,是否有不眠的伊人,绻情在月过的深夜,陶醉月光的沐浴中,与思念相依”。我相信,作者一定是很熟悉唐玄宗探月故事、懂得欣赏《霓裳羽衣曲》的,才有可能把文字写得如此动情、如此动容、如此动心!

三曰月桂之香。中秋前后,桂花飘香。而在古时,农历八月即称桂月。每年只要到了八月,南方的多数地方,到处是桂花的香气扑鼻。我们现在不就说,“八月桂花遍地香”嘛。桂花有多种,晋代稽含《南方草木状》记:“桂出合浦,生必高山之巅,冬夏常青。其类自为林,间无杂树。桂有三种:叶如柏叶皮赤者为丹桂,叶似柿叶者为菌桂,叶似枇杷叶者为牡桂”。而李时珍《本草纲目》却是这样说的:“严桂亦菌桂之类而稍异,其叶不似柿叶,亦有锯齿如枇杷叶而粗涩者,有无锯齿叶如栀子叶而光洁者。丛生严岭间,谓之严桂,俗呼为木犀。其花有白者名银桂,黄者名金桂,红者名丹桂。有秋花者,有春花者,四季花者,逐月花者”。而月桂之说,最早见于隋唐小说,吴刚月宫伐桂,比较成型的故事即出于此。说的是吴刚在月宫里每日伐树不止,但那棵神奇的桂树却永远都砍不坏、伐不倒,不管如何砍伐,却依然如故,越发生机勃勃。每临中秋,则馨香四溢,也只有中秋这一天,吴刚才停止伐桂,与人间共度佳节。明朝王象晋《群芳谱》里又有这样的说法:“闽粤浙中山桂,台州天竺最多。生子如莲实,或二或三,离离下垂,天竺僧称为月桂,其花时常不绝,枝头叶底,依稀数点,亦异种也”。这里有两个事略值一提。其一者,广西有桂林市,但桂林并无桂树。宋代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桂,南方奇木,上药也。桂林以地名,地实不产,而出于宾宜州。凡木,叶心皆一纵理,独桂有两纹,形如圭,制字者或出此”。其二者,从唐朝开始,以进士及第为“折月桂”,其实起先不过是一个误会,只是到了后来就稀里糊涂地成真了。据《晋书.郗诜传》记:“诜以对第上第,拜议郎,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如何?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帝笑”。皇帝之所以那么一笑,估计也是由言及义。因为郗诜本来想要表达的是,不过桂树的一根枝条而已。后来就慢慢附会、演变为折月桂的枝了,实际上隐含了及第的不容易,就像到月宫里去折桂树的枝条一样。那个时候没有宇宙飞船,嫦娥的灵药也不是那么容易吃得到的,要飞升到月宫里去折桂,难度显然是太大了!

四曰赏月之盛。中秋节最盛的当是赏月,但究竟自何时始,没有定论。可考据的是,在唐代以前,似乎并没有盛行。至少有两个明证:其一,晋书《谢尚传》中记载:“尚镇牛渚,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会袁宏于别舫讽咏,声韵清朗,词意藻拔。尚即逆宏舟,吐华达旦”。大家一看就可以知,当时谢尚所见不过如此,根本就没有提到赏月的事,也就更不可能有后来所谓的拜月了。其二,梁宗檩著有《荆楚岁时记》一书,书中对过各种节令记载得特别详细,却没有关于中秋赏月的一言半语。但实际上,魏晋的时候,民间已经有了过中秋、赏月圆之举,只是还没有完全形成一种通行的习俗。但是到了唐代,中秋赏月已颇为盛行。比如,欧阳詹在《长安玩月诗序》中说:“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之大道,则寒暑匀,取之月数,则蟾魄圆。”这就说明,至唐朝时,中秋赏月之事则是确凿无疑的了。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也是这样记载的:“苏颋与李又对掌文诰,明皇顾念之深也,八月十五夜,于禁中直宿,诸学士备文酒之宴。时长天无云,月色如画。苏曰:清光可爱,何用灯烛?遂命撤去”。值得一提的是,有唐一代,诗人歌咏中秋月与酒宴之诗甚多,很能证明唐时确实有这种风尚。到了宋朝,赏月之事已经是流连达旦、赏玩不已了。吴自牧《梦梁录》描述之盛,令人叹为观止:“……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怀。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盖金吾不禁故也”。明朝则又有了祭月的事情,陆启浤在《北京岁华记》里有过这样的描写:“中秋之夕,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中蟾兔,男女肃拜香,旦而焚之”。而浙东地区民间拜月、祭月的习俗,又叫“女儿会”。是夜,明月东升之时,年轻女子在明堂设几案祭月,将祭品放在供桌上,祭品均为素色,家家户户露天设香案,上面摆放月饼、西瓜、石榴、吊红、文旦等时令水果,请月姑(即嫦娥)预卜吉凶。按阴阳五行学说,月亮为太阴,女为阴。而男子属阳,不宜拜月,故有男子不拜或后拜之俗。男人们相约亲朋好友,品香茶喝美酒,吟诗作赋,走月看月猜月,摸秋送秋骂秋,填词唱曲,尽兴而眠。中秋节赏月,不得不说的是,古代还有一个风俗,就是所谓燃灯,主要在江南地区。如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上燃灯,江浙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而广东地区盛行的是,中秋节前家家户户都用竹条扎各种形状的灯笼,糊上纸再画出各种颜色,中秋之夜将灯笼挂于家屋高处灯内点燃蜡烛,俗称“树中秋”,因谐其音,又叫“竖中秋”。

五曰咏秋之吟。中国文学史上,悲秋几乎是一个传统的基调。因此,古来嘛,离愁别赋的诗词不少。齐已《中秋月》有句:“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他写的是天空澄澈无云,清露湿衣,星光之外一轮圆月升腾而起,清光自可让人吟咏,可怜那半夜美丽的月影,正照着已经喝残的酒杯。中秋在一些失意者眼中,确乎是伤感的节日,淡淡的乡愁,浓浓的思念,挡不住的热泪盈眶,怎一个凄字了得?到了秋瑾赴义成仁时,“秋风秋雨愁煞人”!只此一句,把历史上所有咏秋赋愁的诗词,都比了下去,因为多了慷慨、壮怀和大义!但从情感上讲,我倒欣赏这样的诗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的这首《秋词》,是中国诗词史上打破悲秋传统著名的一首诗。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被贬到郎州(今湖南常德),可是其诗作里看不出半点悲观与消沉。在诗人眼里,秋日之美更胜春朝,万里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寄托的就是诗人胸中的万丈豪情!心中有了昂扬向上的情怀,当然就不会觉得秋天是寂寥、凄清的了。杨万里的《秋凉晚步》也很有境界:“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想象一下,秋风飒飒,秋雨萧萧,是有那么一点凄凉冷落,也容易让人产生悲凉的情绪,而诗人却说,人们以为秋气使人悲愁,其实未必是这样,轻微地有一点寒意,这不正是气候宜人的季节吗?绿色池塘里的红色荷花虽然落尽了,但还有新长出来的如铜钱那么圆的小荷叶片呢。所以,要让我说,那一抹“犹开最小钱”的莲叶溢彩出来的小绿,才是最大的希望!杨万里还有一首《咏荷上雨》:“午梦扁舟花底,香满两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这才是真正的无我状态,读着品着想象着,是多么轻松、洒脱的一种心情啊!那么,还是不要“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好!

六曰举事之约。古代军旅诗词里,写到月亮、写到中秋的,为数不少。可以说,月亮与战争,在古代诗词中有着一种特殊而紧密的联系。比如,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等等。但一场战争,直接与月亮、中秋、月饼相关的,就是元末的农民起义。相传,元朝末年,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纷纷奋起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得十分严密,传递消息特别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举事。很快,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七曰祈子之盼。过中秋节,有些地方还有比较特殊的风俗,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之所以有意思,是因为过中秋竟然也能和求子这样的事联系到一起了。如《安徽黟县之中秋节》就记载:“八月望为中秋节。是日小儿早起,呼朋唤友,取田中稻草,扎成龙形,糊以色纸。夜间插烛于龙身,游行街市。草龙大小不等,大者十余人共舞,小者一人独舞,锣鼓声喧,爆竹满地,极奔走之热闹。有子之家,令其出与舞龙。无子者将龙首上蜡烛换下,谓可得子。迷信极矣”。虽然写得十分生动,但却明确地指出这是很迷信的一件事!而我老家湖南有更奇怪的风俗,也与得子有关。据《湖南衡州风俗记》记载:“中秋晚,衡州有送瓜一事。凡席丰履厚之家,娶妇数年不育者,则亲友举行送瓜。先数日于菜园中窃东瓜一个,须令园主不知,以彩色绘成面目,衣服裹于其上若人形,举年长命好者抱之,鸣金放爆,送至其家。年长者置东瓜于床,以被覆之,口中念曰,种瓜得瓜,种豆种豆。受瓜者设盛宴款之,若喜事然。妇得瓜后,即剖食之。俗传此事最验也”。这样的故事,这样的做法,都在中秋节来举行,也是为了取有子兴业、家和团圆之意吧。那些不孕不育者,尤其是求医无效者,万般无奈之下,是否想过以剖食“种瓜得瓜”的法子一试?说到求子,不由又联想起小时候听过的一个特别的习俗。据说在旧时,尚未结婚的少女如果在中秋的夜里,能够不被发现而偷到别人家菜地里的蔬菜,葱是最好的,则表示她将来会遇到一个如意郎君。那时候年纪小,虽然自己不懂,但还是被那些半大不小的姐姐们哄着一块儿去偷过菜。现在剩下的“圣女”比较多,还没有找到如意郎君的,中秋节快到了,想把下半辈子过好了的,别忘了去偷葱偷菜哦。

八曰十六之独。我国大部分地方的中秋节都是“八月十五月儿明”,唯独宁波及浙东一带如台州、温州等地,却是在八月十六过中秋。据说,浙江沿海民间流传初一、十五为鬼日,故以十六为节日。清光绪《黄岩县志》载,日期尾数三、六、九是赶集的日子,便于购备过节物品,故把中秋改为八月十六。但流传最广的是,“宁波等地八月十六过中秋,与南宋宰相史浩有关。”清代诗人袁钧就曾记载:“吾乡以十六为中秋,始于史忠定”(即史浩)。据称,南宋宰相史浩为宁波(当时称明州)人,年年必如期回乡与母亲过节,有一年因故在路上耽搁,迟回家一天,而其母的生日也是八月十六,于是商量着将节日和生日合在一起过了。从此流传开来,相袭成俗,至今皆然。即使是中秋赛龙舟,也与史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据《鄞县志》记载:“端午之龙舟,八月十五之中秋,天下皆然,唯四明则以十六为中秋,以中秋竞渡相传。史越王母夫人以十六日生,故而是日为佳节,遂以龙舟娱其亲,俗因之不改,天时人事皆为相君(史浩)所移。”可见从南宋起,八月十六日中秋竞渡在宁波已成定俗。清代万斯同曾在《鄞西竹枝词》中吟道:“鄞俗繁华异昔年,田家何事尚依然;西郊九日迎灯社,南郭中秋斗画船。”足可见赛龙舟并不只是端午节的“特产”。前面提到的清代诗人袁钧,他所著的《鄮北杂诗》中,就有这样一首诗:“鄮峰寿母易中秋,七百年中俗尚留。从此非时来竞渡,家家十六看龙舟”,很生动地描绘了旧时宁波人过中秋的场景。

九曰事母之孝。元末方国珍举义反元,曾长期割据庆元(宁波)、台州、温州三路。方国珍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他与其他造反的群雄不一样的地方是没有政治野心,自己既不反皇帝,也不发动战事扩张地盘争做皇帝。方国珍之揭竿而起,相比其他农民起义军早了三四年,其初衷不是推翻元朝的统治,更大的因素在于自家被人构陷而逼不得已,靠武装以求自保。故而多次接受朝廷招安,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朱元璋进军庆元后,还没打多久,方国珍就率部投降了。他纵横浙东沿海近20 年,主要是割据沿海的庆元、台州、温州和绍兴的一部分,势力范围止步于曹娥江东岸。期间,修城池、兴水利、实田均赋、广兴学宫,以抗敌保民。故元末时期,浙东地区算是安居乐业,史称其“保境安民”。方国珍由此得到明朝的极大赞誉,如宋濂在为他撰写的《神道碑铭》中称方国珍“盖公以豪杰之姿,庇安三路六州十一县之民”。连朱元璋也赞他“卿能庇民, 联数嘉叹。”他在元末群雄中,结局也是最好的,得到了善终。史传,方国珍是个孝子,因其老母亲每逢初一、十五必吃素,他特地将八月十五中秋节延后一天,改为八月十六。这样,老母亲就能同大家一起欢度节日,什么猪油汤团、火腿月饼统统可以照吃不误。相比其他多种传说,方国珍统治造成“八月十六过中秋”的可能性较大。一就是方国珍统治范围恰好是“八月十六过中秋”习俗的流传地;二就是方国珍民意基础较好,官方、民间都对其评价甚高。

十曰菊开之秀。中秋之后,重阳之前,遍地菊花,独开不败。菊花本与中秋联系不紧,但因象征长寿、快乐与吉祥,中秋赏菊者亦多。又有思念远客的寓意,故唐伯虎有《菊花》诗云:“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菊花,本是蘜草之花,后来省作“菊”。《礼.月令》有记:“季秋之月,蘜有黄华。”东汉蔡邕《月令章句》说:“蘜,草名也。菊有者,非所有也。黄华者,土气之所成也。季秋草木皆成,非荣华之时,故言蘜有,明他无有也”。说的是时令到了秋季,百花都已经凋谢了,而只有菊花独开竞秀,含有穷尽的意思。当然,这是因为古时候见到的花不多,而季秋也只有菊花独自开放,所以造成这样的印象。呵呵,那时又没有大棚,又不引进外国的奇花异草,有此说法,也就不奇怪了。难怪元稹就说:“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据现存的古籍所记,菊的种类很多。宋代刘蒙《菊谱》记36种,史正志《菊谱》记27种,范成大《范村菊谱》记35种,明朝王象晋《群芳谱》记275种,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蒙古语“平和宁静”之意)敕撰的《广群芳谱》又为之补遗、续录了41种。菊花中,以黄色为菊的正宗,又称“真菊”。《群芳谱》云:“甘菊,一名真菊,一名家菊,一名茶菊。花正黄,小如指顶,外尖瓣,内细萼,柄细而长,味甘而辛,气香而烈。叶似小金玲而尖,更多亚浅,气味似薄荷。枝干嫩则青、老则紫。实如葶苈而细,种之亦苗。人家种以供蔬茹”。菊花又有许多别名,很有意思的,《本草经》就这样记载:“菊,一名节华,一名傅公,一名延年,一名白华,一名日精,一名更生,又云阴盛,一名朱赢,一名女华”。专门录此两段,是为了还要说到“吃菊”,就是“人家种以供蔬茹”的事。食菊,不是可以延年益寿吗?先说饮菊花茶。《本草纲目》记:“菊春生夏茂,秋老冬实,备受四气,饱经露霜,叶枯不落,花槁不零,味兼甘苦,性禀中和。得金水之精,故能益金水二脏也”。这以后历代记述,差不多都是抄录的这个意思。还有喝菊花酒。《西京杂记》有记:“戚夫人伺儿贾佩兰,后出于扶风人段儒为妻,说在宫时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可见,西汉时候就有这个风俗了。宋代林洪在他所著的《山家清供》一书中,录有一首《菊叶诗》:“何年霜后黄花叶,色蠹犹存旧卷诗。曾是往来篱下读,一枝闲弄被风吹”。我们现在来读此诗,可知爱菊赏菊的境界了,菊如其人,人如其菊。深爱菊者,是因为做人也像菊花一样清新和芬芳。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中秋已不是那个中秋了。哦,中秋之夜,缓缓地抬望天空,思绪在飘逸,思念在涌动,怀古也罢、追今也罢,盛大也罢、简约也罢,不管过中秋的习俗变化有多大,但它永远不变的是感恩思亲,慎终追远,不忘初心。有了这样淡泊宁静的心境,则可一如历尽沧桑的老树,静静地伫立在圆月之下,聆听月光汩汩淌破空气的天籁之音,轻轻地抚动心灵之旋律。哦,初心未变,可照未来。(曹众善)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