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年轻干部需怀揣“五心”
2021年09月12日   来源 : 清风网   作者:   editor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勉励广大年轻干部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作为国家和民族各项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和接班人,年轻干部要不负嘱托,怀揣“五心”走稳不断锤炼本领的成长之路。
 
涵养政治坚定的“红心”。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年轻干部奋斗之路的“长明灯”。曾经,中国饱受列强欺凌,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如今,中国站起来了、强起来了,我们夺取了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得益于一个个共产党人的坚守和专注。青年干部应当以坚定理想信念为终身课题,信一辈子、守一辈子,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闪闪“红心”,以理论上的清醒确保政治上的坚定,做一个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人。
 
恪守扎根基层的“初心”。“基层跑遍、跑深、跑透了,我们的本领就会大起来”。基层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练兵场”。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要树立扎根基层的远大理想,学会用脚步丈量基层,主动投身乡村振兴实践,把在基层遇到的困难当成增强本领的“磨刀石”。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年轻干部要敢于到基层“吃劲”岗位,不拈轻怕重、不避重就轻,受得了基层的“苦”,吃得了基层的“亏”,接得上基层的“地气”,以初心为灯,昂首前行。不能“只居庙堂之高”,只做填表记录的“表哥表姐”,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入”基层,当好新时代基层发展的主人公。
 
保持服务群众的“热心”。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年轻干部深入基层,是离群众最近的人,其一言一行影响着群众对干部、对政府、对社会的信心。年轻干部到基层,要端正心态,放低姿态,丢掉骄娇气、清高劲,密切联系基层群众,把身子沉下去,让人民百姓的意见浮上来,用好群众语言,走进群众的心,办好群众的事,倾听民意、凝聚民智、爱惜民力,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以为民服务的“热心”架起与百姓的“连心桥”,真正做到为人民谋幸福、为基层谋发展。
 
锤炼勇于攻坚的“耐心”。“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反映的就是基层工作繁琐不易。基层工作直接面对问题、面对矛盾,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年轻干部切不可急于求成,要有一颗耐心,耐住性子,克服困难,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在琐碎繁杂的工作中磨炼自己的心性,静下心、扑下身,接受工作的磨砺,真正做到宠辱不惊。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风平浪静时人人顺水推舟,风吹浪打时方显担当作为。年轻干部要勇于攻坚、善于攻坚,敢接“烫山芋”、敢啃“硬骨头”,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一线磨炼品质、塑造价值,哪怕手上“磨出茧”、肩上“留下痕”,也要“咬定青山不放松”。
 
凝聚甘于奉献的“真心”。为群众办实事是聚力聚焦“一下子”的事情,更是久久为功“一辈子”的事业。曾经黄沙漫天、满目荒凉的塞罕坝,如今已是林的海洋、鸟的天堂。谁都无法忘记用生命书写绿色的王尚海书记,他在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将最美的青春奉献给了塞罕坝。从木到林、由林到森,是三代人响应党的号召,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接力奉献。年轻干部要把工作当成奉献的舞台,点燃“献身事业终不悔”的孺子牛精神,在主动奉献、甘于奉献中凝聚真心,怀揣远大理想、牢记党的嘱托,把担当奉献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多想一想“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境界。(临沧市云县商务局:熊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