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先评优切莫陷入“轮流坐庄”的怪圈
2021年12月20日 来源 : 清风网 作者: 周满荣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年终岁末,年终考核如期而至。年终考核评先评优是对单位干部职工全年工作情况、成绩效果的综合考评,也是作为干部培养使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但个别单位存在不重平时,不重实绩,大搞论资排辈、领导优先,优秀等次“轮流坐庄”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让考核流于形式难以发挥考核“指挥棒”“风向标”作用,还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效应,让踏实做人、老实干事的干部失去工作积极性。
究其原因,一方面,考核结果与干部提拔任用脱节,导致干部对考核结果不重视;另一方面,“轮流坐庄”现象的本质就是“大锅饭”思维作祟,部分领导干部将“评先评优”作为单位内部管理的“调和剂”,平时工作中碍于面子,不敢较真,不敢碰硬,你好我好大家好,搞一团和气,对下属不求过得硬,但求过得去。因此,要打破一些部门和单位中“平均主义”“轮流坐庄”占主导地位的现状,树立“凭实绩论英雄”的考核“评先评优”工作导向。首先,要重平时管理,考准干部日常表现。将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尽量细化、量化,形成共性考核项目指标;全面掌握干部在日常工作特别是重大关头、关键时刻的现实表现,识深识准干部,真正挤掉“水分”,留下“干货”,让考核结果真正经得起推敲;同时健全干部日常性考核和管理机制,及时掌握了解干部的思想、工作、作风和廉洁自律等情况,有效改变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其次,要规范考核程序,把监督贯穿始终。要坚持领导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结合,把民主评议作为年终考核“评先评优”的必经程序,突出群众性和广泛性,采取自下而上、层层推荐的办法“评先评优”,把评价工作“优劣”的权力真正交给基层干部职工和服务对象,变“领导说了算”为“群众说了算”,使考核结果顺应民意、合乎民心。同时,要坚持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对每名干部职工的工作业绩有清醒、准确的认识,奖勤罚懒,刹住“不争平时争评时”的不良风气。再次,要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把奖惩落到实处。要做到奖惩分明,牢固树立“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鲜明导向,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作用,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作为干部提拔任用、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用人导向,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引导干部尽职尽责尽力,用心用情用力,不当庸官、懒官、太平官,真正地让不作为不担当者无处遁形。(剑河县磻溪镇人民政府:王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