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读懂群众“脸色”背后的民生诉求
2024年12月10日   来源 : 清风网   作者:   陈文华   一审:宁基   二审:陈雄   三审:周满荣

在基层治理与公共服务中,群众的“脸色”恰似一面明亮的镜子,清晰地映照出他们生活的五彩斑斓与内心的千般诉求。这种非语言的表达方式犹如一座蕴藏丰富的宝藏,蕴含着海量的民生信息,成为社会整体福祉与进步的微观呈现。深入领会并有效回应这些诉求,既是提升治理成效的关键所在,更是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体现。


群众的“脸色”丰富多彩,每一种情绪都承载着独特的民生诉求。喜悦,或许意味着生活环境得到优化或者惠民政策稳稳落地生根;忧虑,可能是对未来生计或者现存问题的深度担忧;愤怒,也许是对某些政策或者服务的不满与抗议。这些情绪的背后,反映出群众对生活质量、公平正义、安全感等诸多方面的殷切期待。例如,居民绽放的笑容或许是对社区环境整治、公共设施完善的认可;愁容可能是对社区治安、教育资源等问题的反映……这些情绪不仅仅是个人感受的简单表露,更是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馈。深入剖析这些情绪产生的根源,有助于我们全方位地知晓群众的实际需求与期望。


要真正理解群众“脸色”中的诉求,首要的是深入基层,与群众建立紧密的联系。党员干部要走出办公室,走进田间地头、社区小巷,倾听群众的声音,观察群众的表情。不能仅仅坐在会议室里听汇报,而是要亲身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


此外,还需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展开综合分析,例如问卷调查、访谈、座谈会等,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更精准地把握群众的诉求和需求。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信息收集与分析,能够全面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从而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读懂群众“脸色”中的民生诉求,关键在于落实行动。政府部门应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针对诉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比如,针对社区治安问题,可以加强警力巡逻、安装智能监控设备;针对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可以加大教育投入、合理分配教育资源。


党员干部要把读懂群众“脸色”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与时俱进,时刻关注群众“脸色”的变化,不断调整工作重点,以实际行动回应民生诉求。这既是对党员干部工作能力的考验,更是对其责任心和使命感的检验。


总之,读懂群众“脸色”里的民生诉求,是我们不断改进工作、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唯有真正理解并回应群众的诉求,方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推动国家的长治久安。(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陈文华)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