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健全落实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机制,分级分类抓好学习培训,引导广大党员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农村党员教育作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和基础,对提高农村党员素质、提升农村党组织具有重要意义。基层党组织要在阵地、课程和管理上精准发力、推陈出新,推动农村党员教育“提质升级”。
聚焦“怎么学”,塑造教育阵地“新动能”,提升农村党员教育成效。传统党员教育“不接地气”,一味进行理论灌输,吸引力不强、感染力缺乏,农村党员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入耳难入心。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坚持开门办教育,遴选优秀党政干部、农技专家等担任教师,邀请基层“土专家”“田秀才”现身说法,选配选强教师队伍,不断注入党员教育新活力;积极打造“和美乡村”视角下的“行走的党员教育”新模式,从常规课堂延伸至社会课堂,覆盖党性教育基地、博物馆、厂矿车间、田间地头等多个领域,灵活采用情景党课、乡村夜校、农民大讲堂等形式,由“一人讲”变为“大家讲”,由“听你说”变为“听我说”,让农村党员主动学、主动听;借助微信、微博等平台,用好共产党员网、“灯塔-党建在线”等载体,推送学习清单、学习题库、图文视频等内容,营造“云”上听课、“指尖”学习的新场景,让农村党员随时都能听党课、受教育。
聚焦“学什么”,探索培训课程“新样态”,提升农村党员教育质效。“三农”问题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农民党员作为“三农”工作主要参与者,掌握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必须是全面系统的。因此,要对学习内容“精挑细选”,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等重要理论,用大数据讲述农村发展历程、用身边事阐述大政方针、用榜样引领汇聚乡村力量,把故事讲精彩、把真理讲生动、把标杆竖起来,提高党员“抬头率”,让农村党员听得懂、记得住,切实提升党性修养;同时要对党员需求“靶向对接”,结合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农业要增产的当下实际,深入摸清农村党员所需所盼,通过基层点单、组织派单、党员评单的模式,积极开展“订单式”、“菜单式”培训,制作农业理论、作物种植、生产技能等“微党课”,提升农业技能、文化技能和创业就业等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党员“点头率”,让农村党员学得会、用得上,切实扩大知识储备。
聚焦“为谁学”,激发为民服务“新活力”,提升农村党员教育实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目的在于运用”,有没有将学习的内容运用到实践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检验着农村党员教育的实效。要推动“理论课堂”向“实践课堂”转化,聚焦政策宣讲、乡村振兴、环境保护等重点工作,引导农村党员从群众的难事、急事、揪心事入手,通过“办一件实事,暖一片人心”,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同时通过“回头看”的方式检验学习效果,引导农村党员联系实际、联系工作、联系职责,看是否存在党员意识淡化、党性观念弱化、奉献精神退化等问题,查缺补漏、立行立改、巩固成果,确保农村党员教育“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在乡村振兴中长期发挥效用(威海市环翠区委老干部局:李浩鹏)